第193章 新的系統任務!
無非就是分別建模。
那樣,雖然同樣會涉及到很多的變量,但是至少能夠有一定的幫助。
否則在一個數學建模之中,變量過多的話,計算量會以幾何速度迅速遞增。
計算的複雜性也會過頭。
“是個不錯的注意。”
吳凱點了點頭。
“那我們就分幾組,一起進行實驗人,然後按照幾種方法,同時來進行統合,在進行了一百組以上的實驗之後,我們來進行對照組。
看看效率分別如何,再決定用哪種辦法!”
吳凱不愧是寧王時代的首席科學家,他很快就想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
課題和方案確定了。
接下來就是蒐集文獻了,然後討論實驗流程了。
雖然在場都是專家學者。
但人畢竟是有自己的侷限性的,專家學者也不例外。
或者說,越是專家學者,在開始一個課題的時候,就越是要大量的蒐集相關文獻,然後各種組會,各種課題會議,研究實驗流程和實驗方案。
有時候,如果是經費不太寬裕的課題組,還需要去想辦法去弄到一些儀器。
當然,他們這個課題組是不缺錢的。
有寧王時代的大量資金贊助。
按照吳凱的說法,寧王時代在燕京還有一個大型的實驗室,他們隨時都可以調配,裡面甚至有高精度的大型冷凍電鏡。
經費異常充足。
畢竟,可是找院士做研究啊!
院士經費,一般都是最為充裕的,無論是哪個企業,找院士做研究,都是會出足夠的經費的。
畢竟,以院士的身份地位,每年能夠拿到國家的科研經費,本身也是極其充足的。
企業想要拉攏這個級別的學者,自然要給出更加豐厚的條件,除了海量的科研經費以外,甚至研究成果,也是需要出讓一些股份的。
可以說,院士級別的專家,基本上很少有缺錢的。
尤其是做偏實際成果轉化方面的專家。
一個個手底下都不止一家公司了。
江雷院士也不例外。
在江雷院士手底下,至少有三家公司,有關成果轉化之類的,至於持股的公司,那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