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調鹽退錢齊發力(第2頁)
盧象升說道:“前期發的告示,大家想必都看了吧。這就是我在整頓鹽場。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就按告示定的規矩辦。至於鹽引兌現一事,我會根據大家的登記情況,儘快制定兌現方案。告知大家。大家既然都登記了。我會派人通知你們的。都等了這麼久了,也不差這點時間了。就這樣吧。”
想什麼呢。到府門前鬧事,就給你們兌現。不把你們轟走,已經是對你們最大的客氣了。
盧象升已表明立場。沈龍等人只好告退。
盧象升趁著他們尚未離開,對陳贏說道:“一會兒,膽敢有人仍然在府門前聚集,直接抓捕入獄。”
這話,就是說給沈龍他們聽的。
你還別說,沈龍等人請願未成功,絕大多數人選擇了離開。
還有幾個不開眼的,不聽勸阻,仍然留在府門前。
陳贏安排人就把這幾位“請”到了大牢裡。
無論是登記,還是抓捕入獄,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盧象升正在為兌換鹽引一事犯愁時,陳贏來報,陝西方面運來了一批武器裝備和黃金。
自打盧象升來到江南。陝西方面按照盧象升的要求,將陝西鐵礦、銅礦、金礦等應分的利潤,定期送往江南。有些則換成武器裝備。
這只是一個常規報告而已。
不過正在研究兌換鹽引一事的盧象升猛然想起。自已在陝西擔任三邊總督時,曾聽下邊人介紹,寧夏鎮有個鹽池,名叫“寧夏鹽池”。這個地方產鹽。
葉爾羌汗國有個“茶卡鹽湖”也是個產鹽的地方。
實在不行,可以從這兩地調鹽過來,為大家兌現鹽引。
至於運輸,盧象升的來往於絲綢之路的商隊,完全可以進行運輸。
盧象升當即命陳贏通知呂維祺,著手做這件事情。
他則向朝廷報告。就算是打招呼了。另外,他還打算由兩浙都轉運鹽使司負責向邊關運送食鹽的任務。由寧夏鹽池和茶卡鹽湖那裡運過去。此事一併上報。
這樣,就可以將每年原本運往邊關的十幾萬引食鹽,用來兌換鹽引。
從西北向江南運送食鹽,路上的消耗也是十分驚人的。盧象升現在也顧不上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