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孫傳庭被罰俸祿(第2頁)
兩個人就在靜海縣分開了。
盧象升特意送給孫傳庭燧發槍兩千支,紋銀三萬兩。希望能夠幫上他。
孫傳庭對於盧象升的援助,表示感謝。
雖說,殲滅了叛軍,穩定了遼東局勢。盧象升又在各地大力整頓屯田。
朝廷的局勢,尤其是財政狀況應該有所緩解。但是,並沒有。朝廷的財政依舊是捉襟見肘。
究竟是什麼原因。盧象升也不知道。不過他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問題還是出在京城。
牽扯的面有點廣,涉及到的勢力有點多,有些問題甚至能夠追溯到明朝剛建立時期。
比如,宗室問題。明太祖朱元璋與謀士們總結宋朝和元朝滅亡原因時,認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主弱臣強”。朝廷得不到宗室皇親的藩屏。
於是,建立了封藩制度。
他將自已的二十四個兒子,以及侄孫朱守謙封為親王。
並且設立宗人府,管理皇族宗室。
並且建立皇子、皇女的爵位制度。世世皆食歲祿。
太祖朱元璋窮苦人出身。他當上皇帝后,不想讓自已的子孫像自已一樣,過苦日子。
為宗室子孫制定了豐厚的俸祿。
比如親王,米五萬石,鈔兩萬五千貫,以及錦、紗、布、棉等若干。
到了萬曆年間,宗室人口數量激增。不得不減少俸祿,並且限制繼承。
據說,明朝末年宗室人口高達二十二萬人左右。每年的俸祿數量驚人。
明太祖制定的制度。誰敢廢除。只能是咬著牙,繼續走下去。
這絕對給大明帶來了極大的負擔。
當然了,除了宗室俸祿問題,還有很多問題。
盧象升在回陝西途中,聽說清軍在圖爾格的指揮下,竟然避開了明軍的追擊,順利出關,經蒙古返回了遼東。
朝廷中有些人竟然彈劾盧象升。說他消極作戰。如果繼續追擊的話,定然能夠讓清軍有去無回。
盧象升也只能是苦笑。十分無奈。
前來勤王的軍隊有很多。北直隸、薊州等地本地都有駐軍。
清軍已經被自已打殘了。只要大家層層阻擊,清軍是絕對逃不掉的。
你不去追究那些守土有責的當地衛所,卻來挑我一個遠道而來勤王之人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