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收河套朝廷批准(第2頁)
盧象升是知道馬守應的。兩個人交過手,但是沒有見過面。此次是第一次見面。
而楊畏知,盧象升的確是不知道此人。
盧象升自然是表示歡迎,說道:“能讓洪大人認可,二位的能力自然非常厲害。希望你們能夠建功立業。”
馬守應回道:“盧少保謬讚了。卑職努力去做,就是了。”
楊畏知也表了態。
盧象升說道:“有了二位。我們的力量就更強了。接下來就是收復河套地區。希望二位能夠拿出看家本事。不要讓我失望呀。”
二人忙回道,一定,一定。
增加兩員大將。盧象升可以說是如虎添翼。
現如今,煤礦、鐵礦和金礦,產量逐漸增加。
武器裝備製造,也是數量大增。
盧象升見已經步入正軌,就將武器製造這一塊,交給了楊廷麟。
祖大壽和祖大樂迴歸軍隊。
八萬兵馬,是收復河套地區的軍隊數量。
既要考慮陝西四鎮的防禦,又要完成此次任務。
盧象升與眾人進行了一番研究,最後決定,從固原鎮抽調三個衛所,從甘肅鎮、寧夏鎮和延綏鎮各抽調一個衛所。
從湖廣和四川調來的兩萬人。再從新兵隊伍中挑選三萬精兵強將。
這八萬人先在花馬池集結,進行訓練。
待秋收後,糧草準備充足,就開拔進軍河套地區。
隨軍將領也確定了下來。洪承疇、劉國能、曹變蛟、高傑、龍在田、祖大壽、李定國、劉文秀和張汝薦。
嶽維忠率人先行進入河套地區,探查敵情,為大部隊進軍河套地區提供情報支持。
其實,兩次搜套行動,明軍已經掌握了大量的河套地區信息。
繼續收集情報,也是為了更好地進行行動。這一點就說明,盧象升的工作是細之又細。
八萬士兵,除兩萬步兵負責駐防之外,四萬騎兵、兩萬火器部隊。
由於兵工廠初步建成,產能有限。既要保證供應,還得進行數量訓練。
最終確定了兩萬火器部隊。
當然了,前期發明的手雷和地雷,已經進行批量生產。持續供應部隊,那是沒有問題的。
除了部隊,後期補給的運輸也是需要大量人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