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搜套行動很成功(第2頁)
孝莊皇太后就是出身蒙古科爾沁部落。嫁給了皇太極。兒子就是順治帝,孫子則是康熙帝。
大明曆來主張,不納貢,不稱臣,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直接否決了這個辦法。
武力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開通馬市,也是暫時性的和平手段。
但是長久來看,無論是北虜勢力變大,有南侵的野心。還是大明國力上升,有封狼居胥的遠大理想。打仗是無法避免的。
寧夏巡撫李虞夔親自到邊關迎接盧象升一行。
事先,盧象升就已派人通知了寧夏這邊。萬一在河套地區出現大規模的戰鬥,需要支援,寧夏鎮可以派兵增援。
李虞夔說道:“盧少保。此番搜套行動,定然能夠震懾住北虜。為邊境爭取到了安寧。”
盧象升回道:“希望能夠將他們打怕了。不過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萬一他們因為此次事件,選擇出兵入侵,報復我們呢。”
李虞夔說道:“盧少保所言極是。眼下寧夏鎮正在補充兵員,加強訓練。前期補發了一年的軍餉,將士們的士氣提了上來。大家紛紛誇讚盧少保。”
盧象升向著京城方向拱手說道:“這得感謝皇上。才讓大家這麼快補發軍餉的。
我在告示上說的話,一定兌現。這一點務必告訴大家。當然了,不合格的,將會剔除出衛所。軍隊可不養閒人。”
李虞夔說道:“早已通知下去了。定期安排人到各衛所進行檢查。確保衛所一直保持下去。”
寧夏鎮是三邊總督下轄四個鎮規模最小的一個鎮。但是寧夏鎮的兩側,都是北虜的地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盧象升從山西調過來的人馬中,調出五千人,再有寧夏這邊調出六百人。五千六百人組成一個衛,駐紮在石溝城。
石溝城位於寧夏鎮的中心區域。無論是北邊的寧夏衛,西邊的寧夏中衛,還是東邊的寧夏後衛,需要增援。這支衛所都能快速予以支援。
當然了,後續會為部隊配齊一人雙馬,火器、弓箭、武器裝備等,都會陸續配齊。
寧夏方面也可以從各衛所挑選精兵,與這個衛所進行兵員調換。不斷提升這支衛所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