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一代猛將李定國(第3頁)
盧象升做事,向來是十分嚴謹。
他定然已經下了命令,讓這些關隘嚴防死守。”
劉文秀分析道:“守衛關隘的,都是四川的軍隊。
他們的素質絕沒有盧象升部那麼高。
即便是盧象升提醒了。
他們也不會重視。
因為他們覺得憑藉地勢險要,咱們是攻不下來的。
所以,我們就要出其不意,快速出擊。
請義父給我一隊人馬,我願立下軍令狀,拿不下關隘,提頭來見。”
孫可望、劉文秀與李定國一樣,都是張獻忠的義子。
張獻忠建立大西政權後,曾封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和艾能奇四位義子為將軍。
其中,劉文秀為撫南將軍。
雖然同為張獻忠的義子。
四人性格卻不同。
他見孫可望提出反對意見,
一氣之下,竟然下了軍令狀。
孫可望說得也有一定的道理。
張獻忠見劉文秀這麼說了,只好答應。
給了他六千精兵,奇襲關隘。
為大部隊打通前進的道路。
劉文秀率領軍隊展開急行軍。
直奔梁山關。
相傳梁山關為三國時期張飛建造。
劉文秀到達梁山關外,
僅僅休息了四個時辰,
就於凌晨,秘密攻打梁山關。
梁山關的守軍根本沒有想到,
叛軍會這麼快到達此地。
可以說是,毫無防備。
等到官軍發現叛軍時,
叛軍已經攀爬上了關隘。
一番廝殺,
明軍被趕出了梁山關。
緊接著,劉文秀一鼓作氣,
從梁山關出發,直接攻佔了閬中。
閬中可是保寧府治所所在。
外圍有七關把守。
梁山關退下來的明軍,
逃到了閬中城內。
城裡也知道叛軍攻佔了梁山關。
按理說,應該加強城防。
憑叛軍的兵力,要想攻下閬中城,
還是難度很大的。
劉文秀特命一隊士兵,
穿上了明軍的衣服,
押著俘獲的明軍士兵,
前往閬中。
就這樣,順利進入了閬中城。
劉文秀留下一部分人守著梁山關,
等候大部隊的到來。
而他則率領餘部,
來到了閬中城下。
裡應外合,
終於拿下了閬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