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楊嗣昌的小手段(第3頁)
他將當地的事情,安排給了山東總兵楊御蕃,以及登萊總兵楊國柱。
與朝鮮的海上貿易,則由呂維祺全權負責。
周震已經接受了盧象升的邀請。
傅朝佑和周震都在來的路上。
有了這兩個左膀右臂,呂維祺的擔子會輕一些。
當盧象升一行趕到山東曹縣,即將進入河南境內時,
盧象升得到了兩個不好的消息。
一個就是李自成糾集了幾千人,殺出了商洛山。
另一個就是,張獻忠反叛。熊文燦命左良玉和羅岱率兵前往鎮壓。
哪曾想,張獻忠在房縣以西的羅猴山設下埋伏。
安排了一隊人馬假裝敗退,將官軍引入包圍圈。
四周早已埋伏多時的叛軍四起,
羅岱被俘,左良玉逃走,據說軍符印信都丟了。
可以說是,官軍大敗。
盧象升除了派人命前方各衛所嚴陣以待,防範叛軍進入河南。
再次向崇禎皇帝毛遂自薦。
由自已率軍進入湖廣平定叛軍。
現在李自成也好,張獻忠、羅汝才也罷。
剛剛反叛。
勢力並不大。
早些剿滅,難度能小一些。
如果讓他們不斷地吸納窮苦百姓加入,人數越來越多,就不好剿滅了。
他們就如同蝗蟲一樣。
一路燒殺搶掠,絕不在一個地方長期駐紮。
打不過就跑。
運動戰使得爐火純青。
這也是楊嗣昌採取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原因所在。
前期,農民軍的確受到了致命打擊,一度陷入低谷。
大家都認為,這是楊嗣昌採取的策略的成功。
這也贏得了崇禎皇帝的賞識。
不過,在盧象升看來。
楊嗣昌的策略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作用不大。
之所以能夠鎮壓成功,那也是孫傳庭、洪承疇等武將厲害。
就說此次叛亂吧。
熊文燦被免。
楊嗣昌主動請纓,擔任督師,親自到湖廣平叛。
沒有了孫傳庭、洪承疇等名將的配合。
他的策略,就失敗了。
叛軍勢力越來越大,最後李自成攻陷了北京。
也正是楊嗣昌、熊文燦之流,使得叛軍在反叛與投降間,反反覆覆。
最終,大好局面,付之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