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吃魚的貓 作品
第20章 道與盜(第2頁)
曉風將這番話轉述給蕭遙,後者微微點頭。他深知,宋大仁不僅修為高深,更有著非凡的智慧與遠見,內心也就慢慢安穩了下來!
這一場風波也慢慢消散了,雖然有些閒言碎語,但是修士畢竟不是八婆,主要還是以修行為主。
蕭遙自然是繼續閉關,繼續完善屬於自己的功法,不知何故,這次閉關總是心有顧忌,並沒有取得啥進益。
幾次入定,他總感覺自己走上歪路,靈氣運轉並不順暢。
幾次三番下來,他也不敢盲目修煉,反而拿起了一些書籍,試圖來參悟透什麼。這些書籍,都是飛花閣金丹期修士的心得,雖然不是啥高深法術,但是對於此刻的蕭遙來說,才是最需要的。
翻著翻著,一段文字瞬間吸引住蕭遙的眼球,像是心得,又像是某位前輩的流水日記,只見上面寫道:
“修行大道三千,每一種修行之路都如同繁星點點,各自閃爍著獨特的光芒。而‘掠奪’與‘修道’這兩個看似截然相反的概念,在某些深邃層面,卻意外地交織在一起,有異曲同工之妙”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句古老的箴言,不僅揭示了自然界萬物生長、消亡的法則,也隱含了修真者追求長生不老、超脫輪迴的奧秘。在修行的道路上,修士們不斷地從天地之間汲取靈氣,煉化為己用,這本身便是一種對自然資源的“掠奪”。然而,這種掠奪並非無度與貪婪,而是遵循著天地法則,以平衡與和諧為前提。
“所謂聖人出而大盜起”,這句話雖帶有幾分諷刺意味,卻也揭示了世間萬物相生相剋的道理。在修真界,真正的聖人,往往能夠洞察天地至理,他們的每一次修行,都是對自我極限的挑戰與突破。而在這過程中,難免會觸及到一些世俗眼中的“禁忌”,比如對天地靈氣的過度吸收,對珍稀資源的爭奪。然而,只要他們的心中保持著對大道的敬畏與追求,那麼這種“掠奪”便成了一種對更高境界的探索與追求,而非簡單的貪婪與私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