煜煜吃魚魚 作品
第55章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第2頁)
僅僅是說回城已經成為知青們的執念。
如果一味打壓,限制,很可能會有知青鋌而走險,偷偷離開所在知青點。
乘坐火車汽車等交通工具返回所在城市。
李文斌臉色凝重道:“這不是擔憂,而是事實,我來之前,已經有知青這麼幹了。”
“我過來報道當天,幾個逃跑的知青被遣送回來,又被縣裡帶走公開批鬥。”
聞言,陸遠想起了一件事。
當日。
陸遠帶著抓來的蠍子去縣裡換錢,正好看到了幾名掛著牌子的知青被人指指點點。
估計這些事情,都是縣裡的主張。
新老主任交替,中間出現了短暫的權力真空。
縣裡處理公社知青,導致李文斌臉上無光。
“說起這件事情,我和你一樣頭疼,可是再頭疼又能怎麼辦,規矩就是規矩,當初哭著喊都要下鄉的是他們,現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希望回城,什麼事情都由著他們的性子,這個社會早就亂了。”
“主任,您說得對,不過俗話說堵不如疏。”
陸遠提醒道:“知青們之所以哭著鬧著想著回城,一方面是受不了鄉下的繁重體力勞動,另一方面,因為他們自己沒有幹過農活,勞動合格率很低,導致每天獲得的工分寥寥無幾。”
“久而久之,也就成為惡性循環,肚子裡沒糧,手上也就沒了力氣。”
“你說的這些我何嘗不知道,問題是糧食是有數量的。”
李文斌嘆氣道。
頭幾批下鄉知青,日子還算好過。
知青辦會按照人數,一次性下發半年的口糧,用來解決知青的吃飯問題。
調撥的糧食,能夠維持至少六個月的日常所需。
六個月以後,知青們熟悉了當地的情況,也就可以參加生產勞動。
通過勞動換取工分,獲得口糧。
到了後面,情況開始不對勁。
很多知青吃不慣農村的粗茶淡飯,將知青辦發給他們的糧食與當地人交換肉,或是其他東西。
寅吃卯糧。
不到半年,口糧被知青們賣得乾乾淨淨。
有鑑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