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宮的竹子 作品
分卷閱讀55(第2頁)
買東西要銀錢,銀錢不夠那就拿上自家有價值的東西去典當,換了點銀錢回來週轉。
不少城裡三品以下官員的府邸送禮得多,底下田莊鋪子送過來的年例不夠,就喊管事拿上地契鋪契去當鋪裡典當換錢。這種不光彩的事,一般每家府邸都固定只找一家信得過的當鋪,每年固定在他家典當,週轉一兩個月的銀錢。
今年倒是奇怪,唐玥細數著,自家當鋪最近已經收了十來單生意,都是周圍農莊的管事拿著田地契和鋪契過來典當。照著那些位置一看,各個的主家都是城裡的官員。
當鋪還接了好些個商人的典當生意。
臨近年關,各個鋪子急需新進足夠量的貨物,才能迎合各家府邸和廣大百姓的採購需求,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有綾羅綢緞那些。這些商人以往大多直接在城裡有名的當鋪那典當,這次反而捨近求遠跑來如意當鋪這邊。
剛開始碰上一個兩個,拿著鋪契說要當個一二百兩,唐玥還不奇怪。連著碰上五六個,直接把當鋪裡所有周轉的銀錢都當光了,她才後知後覺反應過來,這不對勁。
沈慶峇也想著趁年前大家都籌備購買過年新衣時多賺一筆,各地開的綢緞莊有不夠銀錢進貨的都找當地當鋪去典當銀錢。京城這邊,他直接拿上鋪契去典當。
這會不同於上次的窘迫,城裡有名的當鋪朝奉都知道他家生意興旺,那細紗布料製成的棉衣受歡迎得很,不怕賣不出去,肯定有贖回的能力,朝奉給報的價錢也高。
如願典當到週轉的八成銀兩,沈慶峇想起曾經幫助自己度過難關的如意當鋪,想著有些錢也該由她家來賺才是,於是又帶著老宅的房契過來京郊清風巷這邊,想要典當剩下的三百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