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以醫學為中心發展基礎科學(第3頁)
於是,從秦朝到清朝,一個個的朝代都從她的政治中心發出了相似的命令——
在國都附近,建立一座以醫學發展作為中心和目的的醫院\/大學\/研究院,召集大夫、方士、工匠和能人異士,全力研究和攻克天幕所提出來的技術、藥品和工具,蓄養實驗動物,廣收學徒,建立嚴格的醫師培養制度。
當然,明末和清朝有一項別的朝代比不上的優勢,那就是從海外引進西方國家已有的基礎科學和研究器材。
紀錄片合集播放完畢,卿顯清還沒回來,app播無可播自動息屏。
在卿顯清回來之前的短短一天的時間裡,某些皇帝已經在召集工匠複製顯微鏡,並下令廣招能帶著西方前沿理論來華的傳教士,在醫學發展這一塊,他們似乎快了其他人一步。
不過漢末似乎也不落下風,許昌的快馬一刻不停,此刻已經來到了沛國譙郡,奉命接走華佗及他的家人。
華佗也早就知道自己是必然要走的,已是收拾好了行裝。鄰里們知道華佗的本事,知道曹丞相是要接他去研究外科醫學的,紛紛牽著自家孩子,要送給華佗當學徒。
貞觀年間,李世民請孫思邈出山的隊伍還沒到,這位“藥王”就已經帶著還在身邊的子孫和徒弟下山前往長安。
其他朝代,諸如義妁、張小娘子等在京都附近的名醫,知名的巧手匠人,在天幕放完紀錄片的當天就接受到了朝廷徵召的命令。
此外,在遠離國都的邊疆戰場,軍醫們已經讓隨軍的匠人打造柳葉刀和鴉喙鉗,磨刀霍霍向敵軍的屍首。
在無數朝代,有權有錢的貴族女性則將目光重點投向消毒和輸血的研究,她們在各自的地盤徵召醫者和工匠,甚至發佈懸賞,誰能解決消毒問題賞錢千貫,誰能造出顯微鏡賞錢萬貫。
這些幾乎必然要面對生育這一生死關的富貴夫人們是最迫切的,螻蟻尚且偷生,這些享受著榮華富貴的貴族婦女更不想因為生育丟掉寶貴的性命,所以她們也是最全力以赴,不計成本的。
那些有理想抱負,牧守一方的父母官們也不甘落後,貧窮的地方邀富戶出錢,富庶的地方衙門自己出錢,召集穩婆、藥婆和郎中共同回顧天幕所授知識,逐一探討每一項在當地的可行性。
現實世界,拿完文件之後又去了一趟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諮詢法援律師的卿顯清終於可以回家了。
她一邊走向公交車站,一邊看著即將落山的昏黃太陽,忽然眼一花,好像被夾雜著一點點血霧的金光晃了眼。
她搖了搖頭,眼睛很快恢復正常。
等公交的時候,卿顯清看到旁邊的彩票站,忽然想起這是新的一個月了,可以買一張了,這是房地產行業不景氣之後她才養成的習慣,也不多買,每個月就一張。
公交到站,卿顯清左手捏著彩票,右手提著剛買的晚飯,在路燈的照耀下走回自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