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明朝平民吃什麼
【明朝平民吃什麼,500年前的老北京炸醬麵】
朱八八:天幕又說俺大明瞭。
【500年前的明朝普通人是怎麼填飽肚子的?生活在北京的平民有點兒閒錢,但是不多。繁榮的市場給了他們太多的選擇,是買七文一斤的大米,還是六文一斤的白麵?是吃饅頭還是煮麵條兒?
對於日工資50文的北京市民,12文一斤的豬肉顯然是可以吃的,但並不經常,麵條的吃法是放些豆芽、黃瓜絲,再拌上調料,吃完再來一碗麵湯,咋看都像是500年前的炸醬麵。】
秦漢時期的人看著下方吃播的主播:白麵和麵條是啥啊?這個人吃的可真香。
饑荒時期的人看著主播吃麵條,直流口水。
明朝其他地方的百姓:還是京城好啊,能吃這好東西。
【前輩朱重八建立的大明,把農民都幹沉默了。150年的時間,湖廣89的土地成了地主的,農民成了佃戶打工族。
地裡的莊稼三七分賬,七成歸地主,辛辛苦苦幹一年,喝粥都嫌不夠。整個《明史》記載了1030次饑荒,包括中飢,大飢,超大飢。】
朱八八:怎會如此?
鳳陽花鼓: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地主們:不是,你幹嘛說出來,哪個朝代少了地主了?何況他朱家自己就是最大的地主。
百姓們:打工族,原來天幕裡的打工人也是佃戶,那和咱們也差不多嘛。
【: 明朝就有炸醬麵吃了?很不錯。
作者:應該不叫這個,但是吃法真的很類似。】
百姓們:炸醬,一聽就有油,好東西!
【: 明朝百姓當然愛吃豬肉啦,當時明朝豬肉做法多樣且叫法獨特。比如豬蹄,因為圓潤又叫豬圓掌,此蹄重八兩八錢,又叫豬重八,加入麻油滷製就成了麻大腳,後味道太香,吃前要聞一下,故又稱豬允聞,上面肥處又稱作豬膘,此豬尚幼又稱作豬弟,吃這種豬最好在高處食用,所以又稱豬高吃,有時候會和雞肉一起燉,燉好後兩種肉會貼在一起,又叫豬粘雞,吃完了再用油煎一下所以叫豬油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