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城散人 作品

第39章 上古秘辛(第3頁)

……

包拯抿了一口茶水,等待著目瞪口呆的眾人消化理解這些信息。

半晌,還是辛子秋率先發問道:

“包大人,就算張耳是方術士,信陵君借他之手推翻了大秦國,可這和金牘與寶藏又有什麼關係呢”

包拯點點頭,這問題算問到了點子上。

他輕輕放下茶杯,接著說道:

“在手稿裡面,張耳提到了在當時方術士群體之中,按所學不同,分為兩派。一派在明,稱為知世派,擅長政治,兵法以及合縱連橫之道。另一派則在暗,稱為隱修派,數量稀少,擅長法術,機關術以及神秘莫測的占卜之術,是真正的陸地神仙。兩派各自責任不同,但目的都是為了顛覆大秦。”

“這份手稿只有上卷,而且殘缺不全。張耳在手稿中自稱為方術士知世派的的頭領,並詳細記述了他本人如何步步為營,為天下蒼生尋找明主的事蹟。他首先投靠了聲勢最大的陳勝吳廣,向他們建議立六國後裔為王,聯合六國遺民共同抗秦,但陳勝執意自己稱王,不肯採納他的意見,於是張耳離開了他,而陳勝最後也兵敗身死,落了個眾叛親離。而後張耳幾經選擇,先是復趙地,立趙王,之後投靠了西楚霸王項羽,最後又追隨漢高祖劉邦,最終亡秦滅楚,幫助劉邦一統天下。

“而他之所以被劉邦格外青睞,是因為他向其透露了隱修派方術士假託信陵君之名,修建的一個秘密寶藏。”

“張耳的手稿中,對這個寶藏語焉不詳,但很顯然,單單是這個寶藏存在的消息,就為他最終換來了一個諸侯王的分封,可見事關重大。”

“而高祖劉邦確實也曾屢次前往大梁,表面上祭奠信陵君,又安排大量人手為他守墓。世人皆以為是因為劉邦出身草莽,對廣收門客的信陵君尊崇有加,但事實並不完全如此,劉邦派遣的人手,其實暗地裡一直不斷在尋找信陵君陵墓的位置。”

“因為這座陵墓,就是寶藏所在……”

包拯兜兜轉轉,終於講到了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