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導彈驅逐艦(第2頁)
這款折騰了一年多的戰艦,剛剛才完成了所有的海試,上面搭載的各種新研發的武器系統,雖然出現了很多這樣那樣的小毛病,不過經過十多輪的修正之後,已經顯得相當完善了。
往歐洲跑一圈最少也是上萬公里,而且還跨越了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大西洋四大海域,只要能夠堅持一圈跑完,那就可以證明這一級戰艦,至少在平臺設計上沒有啥大問題了。
下半年再費點心,對武器、動力等子系統,做一下最終的修正,明年搞定這一切的時候,正好新型船塢全部完工,立刻就能大批量生產出來,作為以後的主力艦使用。
在林封的設想之中,這一級的戰艦定位類似美帝家的佩裡級護衛艦,新三十年引領潮流,舊三十年能夠打雜,修修補補賣給第三世界國家,還能再戰三十年。
既然敢於用上一個世紀,林封自然不是胡吹大氣,那是因為這一級戰艦,馬鞍山級導彈驅逐艦,設計確實相當的優秀,就算放到冷戰時代,都一點都不會顯得落後。
該艦全長130米,全寬16米,吃水4米,標準排水量3500噸,滿載排水量4000噸,採用了四臺八千馬力柴油機作為動力,最大航速可達30節,續航力為18節/4000海里。
最大航速這麼低,是因為馬上就進入平頂蒼蠅船時代了,你跑的再快也快不過飛機,更何況再過幾年就連導彈都出來了,速度更是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三十節的速度正好能保證機動性,又不會為速度付出太多的代價,後世絕大多數的戰艦,航速都維持在這個速度附近,就是因為這是性價比最合適的速度區間。
至於航電上嗎,球鼻艏的主被動聲吶系統是標配,然後就是桅杆上有一臺對海搜索/低空警戒雷達,性能和外形接近兔子家祖傳的360雷達,艦橋頂部有一臺火控/照射雷達。
武裝基本上都放在了前甲板上,最前面是兩部兔子家祖傳的六聯裝反潛火箭彈,這玩意可以直接焊在甲板上,不佔用下方艙室,效果也還過得去,所以就裝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