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宣傳陣地(第3頁)
所以林封對宣傳這一塊一直都比較重視,早就對政府的宣傳工作做了很多引導,並且在一些費比較巨大的項目上提供了支持,例如之前宣傳部就提出過,要在所有城市人流量巨大的地方,統一安裝大型的高音喇叭,每天定時轉播中央廣播電臺的節目的時候,就可以利用這套系統進行大面積播放,讓那些買不起收音機卻又關心時事的人,可以有個地方能夠了解到國家最新的動態,那些完成了集村並寨的新建鄉鎮也可以照此辦理。
這個計劃提出之後,因為會影響到收音機的銷路,而且投入的資金也相當巨大,被參議院以高票否決了之後,就是在林封的特別經費支持下展開試點的,在幾個試點城市當中實行的效果相當不錯,不但讓大家有了更加方便的渠道瞭解外界信息,而且一些本來不知道收音機用來幹嘛的群周,也通過這項舉措瞭解到了廣播系統,紛紛前往各地百貨大樓購買收音機,好方便自己在家中安靜的欣賞廣播節目,反倒促進了收音機的銷量增長,所以參議院也很快改了態度,同意將這項計劃列入下一年度預算。
中華崛起林封準備打造成一個超長篇系列電影,以目前的第一部作為中軸線,每隔一兩年推出一部新的電影,並且逐步從現在的紀錄片過渡到劇情片,向前則追溯滿清入關之前的中華風貌,一直持續到到三皇五帝時代,向後則展現中華崛起之後翻天覆地的變化,一直緊追國家的發展步伐,將最新的重大成果呈現給所有觀眾,立志打造一座前所未有的豐碑,全民教育這玩意也就這樣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謂是至理名言,目前新中國才建立沒幾年呢,各項教育和宣傳事業都剛剛開始,想要見到點成效,最少也是一代人之後的事情了。
這方面的東西不是著急有有用的,也根本容不得各種心急,所以他還特意和陶成章等人討論過,讓他們在這件事情上要投入更多的耐心,只要能夠堅持不懈的去做,總會有看到教育事業開結果的那一天的,這個戰亂不止的世界上,還是軍事實力更加重要一些的,所以略微關心了一下電影上映的反響之後,林封又特意去看了一下太原的空軍武器試驗場,最新的重型武裝飛艇首次實彈打擊試驗怎麼樣了。
雖然名字叫做太原武器試驗場,不過這個試驗場的地點卻並不在太原,而是在距離太原市十多公里外的一個盆地裡面,整個盆地和附近的山區全部都被劃作了軍事禁區,佔地面積達到二十多平方公里,是一個剛剛建成的全地形試驗場地,這次飛艇打擊實驗是首次投入使用,將來所有的空軍裝備都會放到這裡來做測試,和這個相似的還有位於海南島的海軍武器試驗場,還有位於蒙古的陸軍武器試驗場,都將在之後相繼投入使用。
以後各個設計部門設計出來的武器裝備,只有在試驗場通過了定型測試,才會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並且裝備幾個分佈在全國極端環境地區的試驗部隊,由這些部隊來測試裝備對極端環境的適應性,同時蒐集設計缺陷並提出整改意見,摸索裝備的編制和管理模式,修改完善之後才進入大批量生產階段,並且按照摸索好了的編制裝備部隊,將裝備研發和裝備體系理順了,有助於以後開發出更適合部隊的裝備,並且將裝備的性能優勢更好地發揮出來。
之前的裝備體系都太過於混亂了,畢竟林封只是憑藉著自己的興趣愛好,收集了一些歷史上比較經典的武器裝備,但是部隊應該如何編制、訓練、指揮,他可是沒有太過於關心,也沒有合適的地方關心,雖然軍事院校裡面存放著一些資料,但是真正核心的東西可大部分都只在部隊當中直接傳承的,加上部隊能夠得到的支持力度不一樣,對面的敵人也不一樣,裝備的需求也肯定有變化,編制自然不能直接照搬。
建國之前的部隊裝備,因為需要儘快形成戰鬥力,所以都是生產出來之後直接大批量裝備部隊,然後在實際使用當中不斷調整,雖然這樣節約了一些前期摸索的時間,但是後期的改進和換裝成本就會很大,一方面的成本來自已經投入使用的裝備更換,一方面的成本來自於士兵已經使用習慣後,更換新裝備必須重新時間熟悉,只能用來應急卻不能長期使用,陸軍在擴建到十八個師之後就停止擴充,除了面對目前的威脅實力暫時夠用之外,最重要的理由還在於,部隊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等待編制、裝備、訓練體系徹底完善,到時候才是全面擴軍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