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新東方學校(第2頁)
當然了,學校還吸收了一些木匠、廚師、剃頭匠和磚瓦匠等民間師傅,採用工廠之中的徒弟出師給錢的方式,大批量的培養這些民生相關的手工業者,用來滿足人口大量湧入之後日益擴大的第三產業需求,省的因為‘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種傳統糟粕作祟,影響到產業鏈的快速擴張。
為了能最快的培養出大批工人,林封在新東方學校時候能幫助大家更容易集中精神,只要學生真心想學又不是蠢的不可救藥,基本上都能很容易聽懂課程,用不了多久就能順利畢業。
神馬,你要說技術工人培養起來不容易,沒有幾年畢不了業,別扯了好不好,那只是平常企業捨不得投錢培養而已,以焊工為例,這是典型的技術工種吧,和平時期任何一個國家沒有2-3年的培訓是出不了一個合格的焊工的,但是二戰美利堅把一個家庭婦女培養成一個合格的焊工並派到生產線而且能生產出不錯的產品,這個培訓過程只要幾個月。
怎麼做到的和分包一樣,細化而已,就是縮小婦女的工作面,她們只需要學習單一的技能、完成單一的流程,她們不過是總動員裡面的一個細胞而已,和平時期一個技工的工作在現在可以由幾個新手來分解,這些新手由於工作流程非常單一很快就成熟手了,莫非中國男人連美利堅的家庭婦女都不如嗎,何況工廠裡面需求量最大的可是組裝工人,技術難度就更小了,培養起來不要太方便。
配合新東方學校的法陣,工人的培訓速度就更加快速了,基本上兩三個月就有一批合格工人畢業,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新工人加入工廠,工廠裡面能抽調出來的教員越來越多,新東方的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形成了一種滾雪球一樣的效應,這就是標準化的流水線生產的優勢,只要第一條生產線能正常運轉,要不了多長時間就能翻著倍的不停擴張產能。
當然正常情況下這樣搞企業毫無疑問會破產,但是現在不是為了造反做準備嗎,你成功了的話投入多少都能撈回來,你失敗了的話投入的再少也一分錢賺不回來,既然已經進場了就由不得你捨不得了,再說有來自美利堅的資金支持,這種投入還不至於高到大家承受不起的地步。
解決工人問題另外一個方案效果更好,不過這個方案他只有和唐克斯知道,那就是去美國想辦法把那些華工弄回來,美國存在數量非常巨大的的非法勞工,這些人已經習慣了在工頭的指揮下完成各種技術工作,同時對酬勞的要求也非常低下,是非常合格的初級技術工人,又能夠直接使用中文交流。
可以利用各種合法不合法的手段,大量引進美國非法勞工,不但能快速補充工人,也能借此機會和美國政府拉近關係,配合大量的工業訂單和政治獻金,可以勾搭上美國一些實權人物,達成一些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