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姜兄,輪到你落子了
“原來是姜兄。”
範喻本是盤膝坐在地毯上的,見姜青書造訪,便不緊不慢地將古琴置於一旁,起身做了個請的手勢:
“請進。”
此時,他的臉上看不出一絲訝然,彷佛早已料到了對方今夜會來。
“青書先生。”
一旁,小丫頭似乎有幾分怕生,動作僵硬地行了個禮。
儘管只來了稷下學宮兩個月,但她也早有耳聞,當今學宮近千名學子中,最出眾的便是自家先生和眼前的拒北王長子姜青書。
二人明面上是點頭之交,但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們互不對付!
尤其是在京城百官甚至皇帝本人都對自家先生極盡拉攏、示好的情況下,素有禮賢下士之美名的太子景淵卻對範喻表現出一副不冷不熱的態度,令許多人料定是姜青書從中作梗,說了範喻的壞話!
所以……
今夜,姜青書突兀造訪,只怕來者不善!
“你好。”
姜青書笑著朝小丫頭點了下頭,邁步而入,先是將手中裝有桂花糕的盒子遞給了小丫頭,然後又將太子景淵所贈的那副棋子擺到了院子中央的那張石桌上。
“謝謝先生!”
小丫頭接過木盒,望了一眼範喻,見對方輕輕點頭,便忍不住打開了一條縫,偷瞄了一眼。
下一瞬,她面帶驚喜,饞嘴道:
“先生,是桂花糕!”
儘管以範喻的人脈,都無需張口,便有無數人趕著將山珍佳餚送到他手上,不過……
由於他嗜酒好肉,但不喜甜食,所以客人們送上的大多是酒肉,以至於小丫頭平日裡很少能夠吃到糕點。
倒也不是範喻小氣。
他每隔三五天便會賞小丫頭一筆銀子,讓她肆意揮霍,兩月以來加起來的錢已經足以買下半間甜食鋪,可小丫頭卻做慣了窮人,捨不得花,說是要攢著當將來回家的路費,為孃親、祖父、祖母買禮物。
值得一提的是,小丫頭年紀不大,可卻是自個兒偷偷揹著家人跑到京城來的。
據她自己所說,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離家出走。
她自幼便嚮往京城,從同村的阿婆口中打聽到京城在東邊、大人走上三四日便可抵達後,就從益州的一個小山村出發,帶上了足夠食用五天的乾糧,一直往東走。
五天後,小丫頭來到了一座大城。
那座城池很繁華,人比螞蟻窩裡的螞蟻都多,城牆比她在山上見過的古樹還要高,令小丫頭大開眼界。
可正當她以為自己找到了京城的時候,卻被裁縫鋪的一位姐姐告知,那是錦城,不是京城。
1200ksw.
京城是楚國國都,在更東方,以她的腳力,至少得走上數月才能抵達!
聽到這個噩耗,小丫頭沒有哭,也沒有回家,她央求裁縫鋪的姐姐幫幫自己,並承諾只要可以入京,那麼哪怕賣身給權貴當丫鬟都行!
巧的是,那位裁縫鋪的姐姐本身技藝精湛,在江湖上有幾分名氣,再加上益州所產的蜀錦是製衣的上等材料之一,所以京城的許多權貴夫人、小姐都喜歡找她定做衣服。
於是,在再三勸說無果、並尋不到丫頭親人後,她讓負責把衣物押送到京城的鏢局捎小丫頭一程,送她入京,同時還寫了封介紹信,讓小丫頭可以在一個權貴家中落腳,當丫鬟養活自己。
一月後,小丫頭成功入京。
那個訂製衣服的權貴夫人看了信後,念在裁縫鋪姐姐的面子上把小丫頭收為了府中丫鬟,平日裡負責端茶倒水,日子過得倒也還算清閒,也沒受到什麼欺凌。
但兩個月前的一天,府邸主人宴請賓客,丫鬟雜役們都忙著招待客人,一位老嬤嬤見她閒來無事,便讓她溫一壺酒。
結果因為她火候把握不對,以至於那壺酒太燙了,無法第一時間上桌,這才被老嬤嬤訓斥了一頓。
這一幕剛好被範喻瞧見。
這類事情在各大權貴家中並不罕見,他以往也只是視若無睹。
可讓人意外的是,那一次範喻不但破天荒的出手解圍,還收小丫頭做了自己的第一個學生,帶她來到了稷下學宮,一同生活。
至今小丫頭想起來,都覺得自己像在做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