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意氣風發(第3頁)
“林立?這名字好像聽說過……哦,對了,是在韶昌城紅樓那個……不就是寫了首豔詞而已嘛,看這架勢,還真以為自己是詩仙轉世呢。”一男子不屑道。
“韶昌的一介蠻子,反倒來我南州城顯擺起來了,我倒要看看他能作得什麼詩,上得了什麼樣檯面!”另一人附和。
對於這些,聶請充耳不聞。她知道,能寫出“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人,其心思之曲折細膩,又豈是一般凡夫俗子可理解的?於是聶倩也欠身朝林立回了一禮,道:“久聞林立公子詩名了,詩國能得林公子留詩,想來必是詩園的福氣。”
“那在下就獻醜了。”言罷,林立輕揚劍眉,雙手負於身後,緩緩某回踱步。
忽而,林立目光聚焦在詩國中零落的諸多石桌上,桌上點心、冷菜、清酒好茶,應有盡有。林立朗朗誦出。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賓客中陸續有人緩緩點頭,一文士讚道:“是有些豪邁之氣。”
接著,林立突然長嘆一口氣,環顧諸賓,有一抹躊躇之意:
“停杯投箸不能食,環首四顧心茫然。”
詩國眾人聽出了此刻林立詩中的轉折之意,盡皆紛紛摒息,靜候下文。
頃刻之間,林立的語氣中盡染蒼涼,彷彿有一團鬱結糾於胸中,不吐不快:“欲渡莽河冰塞川,將登太巫雪滿山。”
眾人隨林立的目光遠眺,穿越層巒,跨過中州,彷彿看到了橫貫在豫郡之間,猶如巨龍怒吼般奔騰不休的莽河;又彷彿看到了矗立在淮北之上,連綿起伏高聳入雲的太巫山脈。這一河一山,隔絕中州幾郡,阻塞來往交通。這幾乎是整個中別最為緊要的癥結。這一切,都被林立用短短兩行詩便概括其中,眾人心中,無不升起陣陣驚歎之意。
在眾人驚歎之時,林立詩風陡然一轉,蒼涼之意稍淡,隱含一絲美好的願景:“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然後,林立先是嗟爾長嘆,彷彿嘆盡胸中悲涼,緊接又蒼茫一問,這一問,猶如代中州而問,代歷史而問。這一問,彷彿沒有答案,又彷彿答案早已隱含其中: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