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辣椒精 作品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第二位待詔學士(第2頁)
小廝眼睛瞄了一下,快口回了年輕人的話,這讓年輕人伸手指了指小廝。
“你的意思是還沒做我的早食”年輕人微微慍怒道“這真是豈有此理,我昨天明明叮囑過的”
“大人,我們做了呀”小廝道“但我們不知道今天有兩位學士大人過來。”
“兩位看來那位仁兄吃了孔某的早食了”年輕人皺眉道。
“他來得早”小廝蠕蠕道“我們現在給您去做”
“如果你們只預備做一份,你們那兒必然是沒有多的食材,領取食材來回需要半個時辰,烹食需要半個時辰,而送到這兒來又要耽擱時間,孔某不吃這早食也罷”
年輕人怒歸怒,但修養極好,怒過之後便決定不進食。
這種一怒之下就怒了一下,一時讓張學舟聽了都不免有些啼笑皆非。
“孔兄來來來,我這兒還有半份,一起共食”張學舟伸手招呼道。
“共食共食不飽,共飯不擇手,毋搏飯,毋放飯,毋流歌,毋吒食,毋齧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齒。”
年輕人思索了兩秒,而後唸了一通,又將乾淨的手掌在袖子上擦拭了一番,而後才快步坐落到張學舟桌一側。
“兄臺願意共食,真乃君子也”
“呃”
為了讓趙瑞醫官看到自己寧做飽死鬼的放縱進食,張學舟昨天吃得有些過量。
他當下進食過半後已經飽腹,吃與不吃都沒問題。
讓出剩下的食物後,張學舟沒想到自己還收穫了一個君子的評價。
說實話,張學舟覺得自己品性與君子還是有較遠的距離。
“董夫子曾言君子當以仁、義、禮、智、信”張學舟道“只有符合這些品德方才算得上君子,公食不足以謂之君子。”
“孔聖人曾言仁、義、禮乃君子,而孟聖則稱仁、義、禮、智”年輕人奇道“這信又是何”
“信與知對立,知宜者唯宜以行,不知宜者從他人言而信,進而守禮以近仁”張學舟回憶後道“這便是信”
“董夫子,莫非你說的是董仲舒董大儒”
“對”
“董大儒真乃多才也”
年輕人連聲稱讚。
他伸手挽袖遮住了嘴,談吐之時又有極為迅速進食,但又看不出進食的模樣。
這讓張學舟嘖嘖稱奇。
相較於他們這種鄉野老粗,年輕人對禮儀之事無疑是極為講究,應該源於有淵源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