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商談(第2頁)
許稷尋求向南遷徙並非沒有道理。
涉及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如果許稷和許遠兩個人憑空手能解決這種大難題,大漢王朝每年也不會有那麼多吃不飽穿不暖的人。
“咱最好能買一個煮食的大鼎或陶罐,讓下這個小陶罐不夠用,一些人要很晚才能吃上食物,還得有一些盛器,大家當下要麼靠手抓飯菜吃,要麼用別人吃過的盛器,再加上喝水也存在諸多不便,我認為水在陶罐中盛放一段時間喝可以少生病!”
“有道理!”
張學舟連連點頭,示意自己明天就會做這些事情。
“也幸虧咱村莊裡沒有一兩歲的孩子,否則這個事情真的會很難!”
“以往是有的,只是碰上了一些事情!”
張家莊村莊過往有小孩子出生,但在淮南分區隔離夫妻不得同住,這幾年想生也沒法生。
來來回回下來,張家莊幾乎沒了新生兒。
等到一些女子生育的黃金年齡過去,想生也生不出來。
如今也就只能指望年輕一代的男女吃飽穿暖後可以延續下一代。
張學舟覺得張家莊人吃住穩定後,哪怕願意生育,村莊的幼兒也只會有十多人。
實際上而言,被淮南國鎖住了張家莊人,他們這個村莊幾乎已經被毀掉了,如今聚堆在一起也只是散發一些餘燼的火星。
“你也得做一些心理準備,你們村莊主狩獵的人年齡都偏向於五十歲到六十歲,這些人年齡再大一些乾的活就少了”許遠低聲附耳道:“我個人是建議多種地,爭取種上千畝地,如此一來至少餓不死!”
“難!”
許遠和張學舟交流的聲音能瞞過普通人,但作為修士的許稷則是能聽清楚。
他聽著兩人的商議,只覺依靠勤於農活勞作過好日子非常困難。
許遠計算的千畝荒地是張家莊這批人可以勞作耕種田地的最大數,但這種計算是將一切往最美好的方向想。
但凡一次旱災、水災、蟲災都能將這一切摧毀,指望種地靠天吃飯非常不靠譜。
他不免也加入低聲探討了數句。
事情辯駁探討才可能出現正確走向,兩人來來回回的辯駁讓張學舟徹底放棄了農耕養人,哪怕是他想做這件事情,張學舟也不能將希望完全寄託在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