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強 作品

第兩百一十一章 黃埔控股新重心(第3頁)

  這不是克雷不想建造更大的貨輪,主要是目前青衣造船廠技術方面還有不小差距,這載貨兩萬噸級都已經相當勉強,上十萬噸級的只有等青衣造船廠技術成熟之後再開始建造。

  “設備安裝之後,航運公司這邊就下兩艘訂單,讓造船廠那邊練練手,這幾年主要還是積累技術為主,等未來技術成熟之後,再大規模下訂單。

  另外技術人員上面,還要加大招聘,最近英倫那邊通貨膨脹嚴重,而且撒切爾經濟策略似乎準備國產私有化,你看看有沒有機會,收購一些技術回來,優秀技術人才也儘可能請過來。”

  李建輝沒有想過在英倫收購造船廠,那邊人力成本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而且員工還不好伺候。

  建立生產工廠,李建輝主要還是選在儒家文化影響比較大的區域,這些地方員工絕對是最好的,不會沒事就和老闆作對。

  歐美地區那些員工都是大爺,工會沒事就和老闆過不去,沒有必要,李建輝絕對是不會去建立建廠的。

  這些地區只是被他定義為銷售市場,不會成為欣建系成為他生產中心。

  同時李建輝還讓克雷加大了對旗下鋼鐵廠的投入,這方面李建輝不需要擴大產量,他需要質量,儘可能購買心裡面特種鋼材技術。

  有時候李建輝真佩服這些洋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上下游產業鏈非常的廣,儘管絕大多數產業都不大,但數量相當的龐大。

  李建輝接手的和記黃埔的時候,大小公司多達180多家,儘管通過合併整合,目前依舊還有五十多家。

  他準備用兩年時間,繼續進行合併甩賣,有上下游關聯的合到一個集團。

  比如均益倉,這個糧油倉儲公司就直接賣給樂購集團,德意寶公司與泰和進行合併,紡織公司賣給鴻羽服飾。

  未來黃埔控股旗下主要就是和記置業集團、黃埔航運集團、黃埔鋼鐵公司、泰和進出口貿易公司、金鴻珠寶公司、達臣汽車銷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