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交換!(第2頁)
後面的列強當然是能拖就拖了,畢竟這個黃金禁令對本國還是有些好處的,不過呢,山姆大叔畢竟是土豪,又基本是全歐洲的債主,在山姆大叔的脅迫下,德國,英國,意大利,法國逐步解除了禁令,唯獨剩下了日本……
然後日本就被口誅筆伐了,各國都說日本太不講信用了,大家都退了就你還在是怎麼回事,日本只好拿出19年的關東大地震說事,說損失太多(近90億日元,就是大約45億美元),還沒緩過來,其實日本是在考慮什麼時候迴歸比較合適,回的話回到多錢匯率比較好,投機者還能不能得到控制等等。
要知道日本之前的一年顛峰工業生產總值不過70多億日元,這麼一個大地震就是把一年多的工業總值給搞掉了,搞掉了還不算,還要災後重建,畢竟那裡是關東,是日本的首都!
其他地方沒錢獲取可以緩一緩,但是現世神的地頭怎麼可以一片混亂?如此,日本政府開始了災後重建,他們採取了一種政府補償,實際是銀行出面救濟的一種救災票據,可以換取必要物資。
由於災區實在太大,日本政府補貼不過來,日本人的銀行只好開始斷斷續續收回世界各地的投資,聽說這個救災款項已經多大5億日元了。
福克斯好像也是借了日本人好幾千萬日元的,畢竟利息蠻高,日本人當然也很願意借,但是現在日本人想收回,福克斯倒是有些搖擺不定了。
福克斯不想那麼快把錢還給日本人,他自己也要資金髮展,倒是日本人的客套言辭有些讓人尷尬,因為他知道日本災後重建的事情,那支災難救援隊在關東大地震時也派去了日本參與人道救災,順便還收集一些情報什麼的,所以日本人很急。
說不客氣的,這筆錢算是日本人的救命錢了,福克斯不還的話難眠有些授人口實,況且人家還提出了免去很多利息的條件,這確實很難選擇。
為此福克斯建議了西澳聯合儲蓄的人,才發現原來從日本的關東大地震後,日元的價值其實是在一直上升的,就是說前幾年日本人借給福克斯的錢其實哪怕是現在無利息要回去,日本人也是無本萬利。
“我們手裡還有多少日元?”既然日本人給他提了醒,福克斯就不得不謀劃一下了。
在得到有6000多萬日元躺在聯合儲蓄還沒有花出去後(福克斯拿來當抵押品了,日元雖然暫時不能換黃金,但日元的購買力也是有的,所以拿去給歐美銀行換了更保值的美元和英鎊貸款),福克斯打定了一個主意。
可以預見的,日本將來很快就會頂不住各列強的壓力,哪怕國內聲音不一致,也會重新開放黃金兌換以及流通,那個時候手裡多一點日元應該大大的有利可圖。
“先把一千萬日元換成等額英鎊給日本銀行,看看他們的反應如何,如果他們願意收,在明年之前都給他們英鎊,英鎊如果缺的話就給美元,日元我們留著,而且還要去日本多買一點日元回來,買外匯的資金我來想辦法。”
福克斯聽說過那個日本在199年金融危機中被金融大鱷搞掉7億日元的事情,稍微一推敲,發現恐怕就是這一連串事情的經過了。
原本在一戰前,1美元可以兌換日元左右的,後面因為各種原因匯率不斷下降,到了關東大地震時更是跌得只有1比.8,都差不多和二戰時匯率一樣了,但二戰時起碼有佔領區維持國家,一戰後的和平時段只能有銀行和政府出血了。
要出血這個詞的意思當然不是真的往自己身上割一刀就出血,只是個比喻,因為日本真的很痛苦的,他們不能隨便印紙幣發行,那樣會發生比歐洲更可怕的擠兌潮,那是災後重建的日本所承受不起的。
所以他們只能花外匯購買日元回來投入國內使用,但是外匯又從哪裡來呢?日本可沒多少外匯,要是有的話至於厚著臉皮取消貸款和發行賑災票據換取物資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