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戰起(二)(第2頁)
聯邦政府三種都選擇了,不過都點到即止,並沒有太過,都處於各方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就像那艘澳大利亞號戰列巡洋艦一樣,是倫敦用來抵債給聯邦政府的。這些火炮,同樣也是倫敦用來抵債送給聯邦政府的。
雖然都是老傢伙了,平時訓練可能都會出現一些小毛病,但是他們數量多啊,出問題了就換一門,倉庫多的是,全都是第一,第二師的火炮。
而炮彈,雖然也多,但聯邦士兵們的訓練卻打得很是節省,斷斷續續幾年下來,好像也沒打掉幾萬發,要知道當年倫敦大筆一揮給澳大利亞的配屬炮彈就有50萬發!
這還不算後面澳大利亞聯邦政府買的新炮彈或者其他的火炮部件。話說回來,50萬發炮彈在一戰的戰場上根本算不得什麼,凡爾登戰役第一天德軍發起攻勢就打出了超過100萬發的炮彈。
不過對於澳大利亞這種幾乎沒有軍工產業的“國家”來說,50萬發的炮彈在那個年代就是鎮國神器啊,有了這些炮彈,誰敢來造次?只是,過了有些年頭了,有些炮彈可能已經打不響了,有一定的損耗。
總的來說,聯邦政府除去損耗和訓練使用掉的,基本上還有近40萬發炮彈,一天打掉一萬發他們還是不心疼的,畢竟是有些年頭的老炮彈,心裡會平衡一點。
“幹!隱蔽!隱蔽好!隱……”一名西澳的軍士大聲地吶喊著,提示那些新兵們找好位置,別直接趴在戰壕內。
新兵們也是嚇壞了,他們第一次感到了大炮的可怕。平日訓練裡他們見識過大炮齊射的場景,相當振奮人心,當時只覺得有點大聲,除了激動之外並不覺得還有什麼。
到如今炮彈落在自己頭上的時候,他們才知道這個滋味真的不好受,心裡不好受,身體上更不好受。
心裡不好受是因為炮彈不斷略過自己的頭頂或者直接砸在離這裡不遠處的地方,讓人擔驚受怕,怕哪一秒炮彈就會砸到自己這裡。正如那句話所說,死亡有時候不可怕,可怕的是目睹自己正在一步步走向死亡,而自己卻無能為力。
身體不好受是因為炮彈的爆炸聲讓眾人兩耳嗡鳴,眼冒金星,爆炸所產生的衝擊波通過土地的傳導到達士兵們的身上。
知道坐在汽車上長時間的顛簸會造成乘客有什麼不適的反應嗎?暈車,這就是放大無數倍的暈車。巨大的衝擊波可比汽車的顛簸厲害的多了,往往一次近距離的爆炸就能讓靠在戰壕內的士兵震得直接撲倒在地,來個狗吃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