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51/51160/26435633.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yueruzw.com/read.php on line 107
二戰之我的澳洲天際線-第126章 守株待兔(第2頁),德帆,月如中文

第126章 守株待兔(第2頁)

而烏爾迪,在第三師的情報中,是已經沒有可以威脅到第三師的力量了的。那麼作為基本上是步兵的第三師進入烏爾迪遇上情報中所沒有的裝甲列車會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呢?

毫無疑問,第三師的部隊將會被裝甲列車血虐,會有很大的損失。烏爾迪是個城鎮,是總有不少居民的,交戰的雙方更是極其不願意波及到平民身上。

在戰事開始之後,雙方都不約而同的規定對城鎮使用火炮等重武器。

但是他們都巴不得對方使用,因為這就可以站在道德制高點,對對方進行評擊,讓對面成為所有澳洲公民心中的邪惡象徵。

無論是哪一方先使用,都意味著那一方會損失很多公民的信任,因為這場戰鬥從一開始被大家所知曉後,都認為是在狗咬狗而已。

這種情況在19世紀各大殖民地分治以來都不知道有過多少次了,上了年紀的人都對這種戰鬥習以為常了。只不過,這一次有一方有了正統中央政府這麼一塊牌子而已。

不能使用火炮等重武器,在城鎮之中想要摧毀一輛裝甲列車,要付出多少傷亡呢?試想一下,這麼一兩身披重甲,火力密集且移動迅速的巨獸,死在它槍口下的會有多少生命?

只要烏爾迪有裝甲列車,哪怕只有一輛,那也是第三師所無法承受的,除非有先見之明派出坦克和它硬槓……

對於坦克並不多的西澳來說,派出坦克硬槓是不得已下的唯一選擇,不能用火炮打城鎮而已嘛,但只要坦克可以吃住傷害,靠近來一發穩妥的炮彈又會如何?

不過這些事情可都省下來了,烏爾迪的裝甲列車被摧毀在了烏爾迪的前方,已經不會再對第三師後面的前進道路有阻礙作用了。

第三師的情報雖然不怎麼靠譜,但是有一樣是沒錯的,烏爾迪小火車站的車庫只能放下幾節車廂,如無意外,烏爾迪不單止沒有第二輛裝甲列車,也沒有其他什麼的火車了。

第一坦克中隊的做法雖然冒險了一些,但是稍微衡量之後,中隊長也是察覺到烏爾迪內應該也沒有可以威脅到他們的力量了,故而下令進入鎮內,控制烏爾迪,靜待獵物送上門來。

4量坦克的履帶輪番碾過本就乾硬的紅土地公路,出現在烏爾迪的中心大街上,引起烏爾迪鎮民的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