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51/51160/26435626.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yueruzw.com/read.php on line 107
二戰之我的澳洲天際線-第123章 籌碼(第3頁),德帆,月如中文

第123章 籌碼(第3頁)

新兵蛋子咱就不笑話了,哪怕是一些久經戰陣的老兵油子看到這一幕多少也有些慌張,拿槍可能都有些不穩,再加上對方戰馬的高速移動,沒擊中對方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8旅能全殲第18騎兵團靠的就是充足的火炮和大量密集的機槍,而身後就是卡爾古利這個大城,彈藥是管夠的,自然不會出現彈藥耗盡這種尷尬的事情。

人員素質也是過關的,拿槍不穩?你拿的是機槍,別往天上掃,總會打中的,馬克沁機槍系列的mg08和mg14可不是開玩笑的。

克拉克少將是參與和聯邦交易的西澳高層之一,他很清楚騎兵在野外對陣沒有充足火力的步兵有著很大的優勢,即便自己自掏腰包給第三師的裝備更新換代也進展緩慢。

西澳畢竟不是聯邦政府,名不正言不順的,購買武器?盟友國家不會明面上賣給你,因為你只是一個地方,克拉克剛開始只能和英國購買。

和英國買為什麼同意?倫敦的人都是一群人精,他們都知道西澳的情況,本來澳大利亞聯邦政府這玩意就是他們牽頭合併在一塊的,自然清楚西澳和聯邦的交易。

他們知道,聯邦從他們這裡買的所有裝備,從來都是不分配給第三師的,他們只是發放第三師官兵的生活費而已。

對此倫敦方面也是默不作聲,不過西澳上門買裝備他們倒是沒有怎麼獅子大開口,賣聯邦什麼價錢也賣克拉克什麼價錢。

即便這樣,克拉克也過地很不好,養一支上萬人的軍隊還是太貴了一些,聯邦給的生活費都只是正常花銷的金額,一分多的也沒有,這可害苦了克拉克。

眾所周知,一支軍隊裡面的士兵的射擊水平都是用子彈喂出來的,如果平時沒有經常訓練射擊,到了戰場打十槍都擊不中一個敵人,人多又有什麼用呢?

平日子彈、炮彈、軍備物資等等都是靠克拉克少將自己掏腰包的,上萬人的花銷,如果不是克拉克家族是西澳第一大家族,早就崩了,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得起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