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災難(四)(第3頁)
而這個好處的話,最實在的不就是錢嗎?在當今和平的世界中,錢不就是最大的好處嗎?有了錢還有什麼不好解決的問題嗎?
況且很合雙方胃口——北洋政府因為地震之中所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已經開始焦頭爛額了:比如賑災款項被截流、貪汙,處置災民方法效果並不好等等……
諸多問題讓北洋政府選擇了西澳方面提出引進勞動力的需求,而西澳則非常爽快給了每年100萬的份額,對此北洋政府是大喜過望的,但問題又出來了。
北洋政府沒有那種運輸能力,即便可以給西澳每年一百萬人,也運不過去,那麼,每年到底有多少人移民,決定權完全在西澳手上。
西澳方面肯定也不是人什麼都要的,主要是需要勞動力。在西澳之時福克斯就確定好了方向,主要需要大量的農民牧民,還有大量打算進入工廠工作的工人。
考慮到中國還是個農業國家,福克斯也沒打算一定要有門技術的人,要也沒多少不是?
考慮到“人口眾多的國家不一定是強國,但強國一定是人口眾多的國家”這句話,福克斯迫切地希望澳洲的人口迅速增加起來。
雖然每年一百萬人的移民可能會對原本的社會造成一個很大的衝擊,但是福克斯已經在做準備迎接這一切的到來了。
福克斯把位置選在了帕斯、黑德蘭港等沿海城市,推行他的“20層高層住宅區計劃”,用來滿足移民們的住房需要。
和芝加哥高層建築有所不同,這些沿海城市的高層住宅區雖然也是主打“經濟、效率、速度、面積、功能完善”,但是在這裡也加入了很多現代風格,有著風格各異的建築裝飾。
雖然福克斯掌控著都市天際線系統這樣的城建系統,但也很難突破在材料、施工機械、技術上的短板,擁有的不過是抗風抗震的結構。
福克斯原本打算興建一大批30層高的住宅區的,他有這些圖紙,但是為了過度也是保險起見,他先提供了一批20層的圖紙。
而30層的圖紙則交給各個建築師所研究,讓其尋找靈感,福克斯是很期待後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早日到來的,他想找到那種熟悉的感覺。
而且,他還想看下有沒有機會弄個地標出來什麼的,比如像帝國大廈那種的,正好讓他炒地皮賺一波錢,他可是有些囊中羞澀啊。
這次救援行動是西澳的大家各掏一點經費出來的,不算什麼大錢。在中國的半年,經費也是北洋政府幫忙給的——福克斯的救援隊還陪著北洋政府派出的幾個部門考察隊進行災區考察。
除了救災物資大部分是各方支援之外,其他的費用基本上是北洋政府幫忙報銷了(也包括小部分救援物資)……
福克斯除了和北洋政府簽了通商條約,也在震區的附近耗些時日走了一圈,還有就是和一大群海內外的專家討論這次地震的情況了。
由於此次地震的特殊,很多人都前來中國進行考察和救助,在一段時間後,上海舉行了這次地震的研討會。
在會議上,福克斯除了瞭解這次災難的相關後,還時不時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日本人身上,他可對日本人沒什麼好感。
他知道1923年日本也有個大地震,到時候他打算藉機去日本打探一些情況,最好能安排多些情報人員,這種事越早越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