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初次德澳合作(一)(第3頁)
他曾在公開場合聲稱一輛汽車的造價足以採購上百輛自行車,與其裝備那種要大量使用油料的破爛機器,還不如讓士兵們人手擁有一輛自行車。
得到這個消息的英法人員無不樂開了懷,紛紛致電這個陸軍總司令表達對他高瞻遠矚的“仰慕”。
在粗略地瀏覽完這第一部分後,卡恩緊接著翻開了第二部分:
“借雞生蛋”
《凡爾賽和約》規定德國並不能擁有潛水艇以及空軍力量。
澳大利亞方面,至少在廣闊的西澳大地,足以為德國海空軍找到屬於他們的新天地。
海軍方面,在西澳大利亞州的西北角有一個未經開發的海灣名叫艾克斯茅斯灣。
入海口寬48公里,南北長90公里,最深處達22米,預計地址港口建成後可以擁有18米水深,是非常優秀的深水港口,足以停泊大型水面艦艇。
(這個艾克斯茅斯曾經在1942年作為美國海軍的潛艇補給基地,現在被對澳大利亞地理歷史粗略瞭解的福克斯搬了出來作為籌碼。)
看到這裡,卡恩不禁有些觸動,德國號稱世界第二的公海艦隊已經轟轟烈烈的自沉了很大一部分,剩下的也被英國所俘虜,即使想要回復當年的榮光,估計也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不過既然西澳大利亞方面可以提供出來這麼一個好地方,德國方面至少也不會拒絕。雖然艦隊已經不復存在,但是艦艇設計師還有工人卻是不缺。
接著看了下去:
空軍方面,昂斯洛地區的庫達裡則規劃成為德國空軍在西澳大利亞境內的空軍學校。
昂斯洛是個沿海小鎮子,現在1920年只有一百來人在此漁獵,想要做好保密工作還是非常簡單的,只要開好條件讓這些民眾不要繼續在這裡繼續漁獵,這附近就根本沒人了。
而艾克斯茅斯就更簡單了,那裡本來就是不毛之地,只有一條馬車走出來土路可以進出西北角,想要在那裡搞些什麼事情,別人想去探查,守衛人員絕對知道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的。
選址在這個艾克斯茅斯灣附近,福克斯也是深思熟慮後的成果。
在他自己規劃的澳大利亞遠期鐵路線網絡設計圖中,最近的鐵路線是距離300多公里的沙克灣卡那封城,那裡有一條線路經林登,帕拉伯杜到達紐曼。
這是福克斯自己和眾多鐵路工程師商討後得出的設計,建設完成後將成為澳大利亞第二條橫貫東西的鐵路大動脈,將把澳大利亞東北部的煤炭產地和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高品位鐵礦產地緊緊地連在一起。
為了應付得了這些煤鐵的大規模運輸,這條線路的鐵軌將會採用至少65kg一公里的標準,在鐵軌線路數量將採用4線複合設計來保證這條大動脈的穩定運輸。
為此這條大動脈的投入將會是一個非常之大的數字,搞不好這個投入足以建造兩艘3萬噸級的戰列艦,兩艘3萬噸級的戰列艦什麼概念呢?兩艘二戰時期的日本長門級是什麼價錢,這個也就差不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