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逐步規劃(七)(第3頁)
美好啊!當然美,周遊世界一樣的旅程。這幾個小時不上岸走一走真的對不起自己啊,時間足夠。
海上的自然風光自然美麗,可是怎麼能比得上沿途經過的各個地方的特色港口更加吸引人呢?用21世紀的話來說就是,放開我,我要裝比!
估計誰都做過在中轉的地方發個位置分享給社交軟件的事情,這樣子自己的裝比旅程又多了一個地方了。
如同現在,輪船停靠至少三四個小時,這段時間是完全可以上岸走一走,買點當地特色的東西,留個紀念,到此一遊,豈不妙哉。
這些華人臨時勞工在新加坡下船的時候,會有碼頭工作人員進行統計,登記人數,可是,他們可不負責這些下船的人再回到船上的統計。
這就有一個漏洞了。每年在沿途港口停靠的輪船,因為船員上岸而回不來的事情經常發生,相關的工作人員早就見慣不慣了。
他們做的統計工作,是給讓船員上岸的船長看的,為的就是不讓他們扯上失蹤人口的關係。
你看,我已經幫你統計了你船上上岸的人數了,至於到時候你的人能不能回來全,可就與我無關了,畢竟報表是給你看的,你自己的人自己管好,有事別找我(人員出入港口方面還是知道的,只是不是很清楚人數,清點工作還是很麻煩的)。
港口的人也是很忙的,誰有還有精力管船員回不去原本船上的事情?反正統計報告就在那裡,誰負責就誰負責,我只是做個記錄。
況且,那些人是華人。當第一批華人臨時勞工從船上下來的時候,港口的統計人員看了幾眼,就一個個的統計人數,別的什麼都沒問,新加坡,華人一抓一大把,司空見慣,沒什麼奇怪的地方。
的確沒什麼奇怪的地方,船也是自己新加坡船廠的船,目的地雖然是澳大利亞,但是這些華人都在這裡下船了,也問過船長,他們是順路讓這些華人來新加坡的。
統計人員當然是很正常的統計完了人數就離開了,話多不多說一句。
夜幕降臨,華人臨時勞工通過隱藏在各種貨物容器之內,再次登上了這些前往澳大利亞的運輸船,再次啟程前往黑德蘭港。
港口的人在夜幕的下面看著碼頭工人把一堆又一堆的貨物搬上輪船,一點也沒覺得哪裡不對勁,都在和同伴邊抽著煙邊大聲地討論著紅燈區哪個場子比較好,他們馬上就要下班了。
就在他們談的興起的時候,隨著悠揚的汽笛聲,前往黑德蘭港的運輸輪離港了。港口的人高舉著手歡送這些離港的大英帝國運輸輪,全然不知這些船裡邊有著澳大利亞的最大違禁品“有色人種”。
反正,新加坡港的記錄上面只寫著:“xx號運輸船,新加坡到港上岸xxx人,補給物資……無登船人員。”
再次感謝書友的投票,非常感謝支持這本更新超級不給力的書,我心慚愧,我會努力完成這個戰爭幻想的,現在還是發展,過程會比較緩慢,有興趣的同學收藏一個慢慢看吧,感謝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