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1【道家吐納術之吸氧派】(第2頁)
朱國祥看向眾人:“太子提出的學問是,百姓日用即為道。養白蠟蟲自然不是道,但探究白蠟蟲的習性,讓白蠟蟲能夠快速推廣,這卻是真正的利國利民之道!”
眾人點頭,都不反對。
<-->>
br> 一來此事能讓萬民獲益,就連權貴富豪也得好處;二來都知道皇帝喜農事,沒必要跟皇帝起衝突。
農為國本,誰敢說有利農業發展的不是道?
朱國祥繼續說:“研究農學是道,研究物理是道,研究化學也是道!”
秦檜搶在李邦彥前面捧哏:“臣不知化學為何物,還請官家示下。”
朱國祥拿出個鐵盒子,從中取出一根小木棍,在大理石桌面的粗糙側方,隨手那麼輕輕划過去。
小木棍燃了!
眾人頓時大驚,難道皇帝真會法術?
還有人忍不住移動腳步,想看看摩擦小棍的地方,是否藏有明火或者闇火。
北宋已經有火柴,喚作“引光奴”、“髮蠟”、“火寸”,用杉木條侵染塗抹硫磺而制。
但這種火柴不能自己引燃,必須藉助其他火源,比如在火炭上碰一下。
這似乎顯得多此一舉,但實際用起來卻極為方便。特別是北方冬天需要烤火,或以火摺子形式長期保存闇火,此時“發燭”隨便一碰即能燃燒。
朱國祥手持火柴,笑著將白蠟燭點燃:“這不是發燭,但也可稱之為發燭。暫時還比較危險,不適合民間使用,等長久研究改進了就行。此物亦用到了化學之道,今日就不詳細講解了,誰感興趣可以經常來這裡。”
朱國祥又拿起一個燒杯,用燒杯罩住正在燃燒的蠟燭。
在眾人的視線之下,玻璃杯裡的蠟燭,火光越來越小,然後猛地熄滅。
朱國祥問:“為何蠟燭會熄?”
龍虎山世代研究符籙,上一代天師還發明初代雷法,他們對燃燒現象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張時修說道:“萬物燃燒,皆仰仗生氣。陛下用杯子蓋住,生氣變成了死氣,蠟燭自然就會熄滅。”
朱國祥又問:“何謂生氣,何謂死氣?”
張時修說道:“流淌之水為生水,不流之水為死水。同樣的,通暢之氣為生氣,不暢之氣為死氣。人若久居於不暢之屋室,被那死氣所籠罩,亦會有窒息之危。”
“也就是說,把蠟燭罩上,一旦蠟燭把生氣燃盡,裡面皆為死氣就會熄滅?”朱國祥問。
“然也!”
不止張時修這樣認為,其他人也紛紛點頭。
朱國祥道:“咱們出去。”
朱國祥重新點燃蠟燭,邁步往外走出,來到院中的空地。
他又讓一個侍衛穿上重甲,把面罩也拉下來:“打開這個瓶子,把它罩在蠟燭上。瓶子不要直接用手拿,而是用樹枝綁好,另一隻手最好捂住眼睛孔。”
重甲侍衛稀裡糊塗照做,先用樹枝把瓶子給綁好,接著再拔開軟木塞瓶蓋,隨即將瓶口往燃燒的蠟燭上罩。
眾人站得老遠,只見瓶中蠟燭竟燃燒更旺,甚至瓶中其他部位也隱有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