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745【大明寶鈔】(第3頁)

    “比如我是成都的巨賈,我有值得信任的富商在漢中。我們兩個互發商票,再蓋上私印和簽名,並在賬簿上記錄,就可以異地兌換實物。這跟寶鈔有什麼區別?”

    “陛下和太子的意思,今年先發三百萬貫寶鈔,在成都、漢中和渝州三地,設立寶泉局的分司。”

    “先讓當地的富商巨賈,用鐵錢或實物來購買寶鈔。寶鈔發行的最初幾年,不涉及普通百姓,只在商賈之間當成商票來用。”

    “而且,商賈如果想兌現,可立即前往寶泉局,把大明寶鈔兌換成鐵錢。暫時只能兌鐵錢,今後還可以兌銀元和銅錢。”

    “等寶鈔在商賈當中獲得信譽,再漸漸發行更小面額的,平民百姓也能用來日常交易。”

    眾臣聽完,仔細琢磨,發現找不出紕漏。

    至於寶泉局,則有些不倫不類。

    它同時受到戶部、工部、督察院的領導,具備印刷、發行紙鈔的功能。有點像央行。

    而寶泉局的派出機構,具有自由兌換紙鈔和金屬錢幣的功能。又有點像商業銀行。

    但是,它暫時沒有存儲、借貸功能。

    朱國祥說道:“如果諸卿沒有異議,那就這麼定了。”

    不少大臣欲言又止,但終究沒有再反對。

    皇帝和太子,把樣鈔都搞出來了,而且制定好一系列規則,這明顯就是籌劃很久的事情。

    只那個四色套印技術,估計就讓工部研發了好幾年。

    大臣們現在反對還有用嗎?

    不但無用,還會鬧得君臣之間不愉快。

    朱銘說道:“第一年發行三百萬貫寶鈔,第二年再發行五百萬貫。如果商賈樂意接受,也可以酌情增發。但無論發多少,都必須準備金充足,沒有準備金時不得濫發。此事須謹慎,前宋紙鈔崩壞當引以為戒。”

    “是!”

    眾臣應諾,其實頗不是滋味。

    朝廷的底線,永遠都是沒有底線。

    現在準備金和寶鈔比列定為1:4,今後財政緊張就可能變成1:5,乃至於不要臉的變成1:100。

    太祖、太宗守規矩,開國大臣們也守規矩。

    可一百年、兩百年之後呢?

    越到王朝中後期,就越沒有底線,財政出問題了誰管那麼多?

    當十錢、夾錫錢、鐵錢這些再爛,那也屬於金屬貨幣,勉勉強強是可以使用的。唯獨紙幣這玩意兒,印多了就真變成廢紙。

    翟汝文離開皇城,嘆息道:“紙鈔又現,百年之後如何收拾?”

    种師道卻說:“百年以後哪裡管得了?只要現在不發給士卒即可。”

    蕭楚說道:“百年以後,大明如果入不敷出,朝廷多半也會發紙錢。如今發不發,其實沒多大幹系,凡事不可因噎廢食。”

    眾臣心思各異,但大都比較擔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