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700【開京反應】


    許亢宗面前擺著三樣東西,他表情古怪道:“這些就是高麗的錢貨?”

    “是的。”鄭知常有些自卑和尷尬。

    高麗國內最常用的市場流通等價物,是二升布、三升布和五升布。

    二尺二寸寬的布匹,編織密度達到80根緯線為一升。

    中國官員所穿公服,由十五升布裁剪而成。中國百姓的衣物,也多采用八升布、十升布。

    五升布放在中國,只有最最底層百姓才穿。

    至於二升布和三升布,中國普通人家辦喪禮,披麻戴孝用的就是這種。

    然而在高麗國,五升布相當於主流貨幣,二升布、三升布則類似輔幣。

    真他媽窮!

    許亢宗面前還有一排銅錢,分為東海通寶、東海重寶、海東通寶、三韓通寶等六種類型。

    撿起貨幣看了看,許亢宗問道:“這不是有銅錢嗎?”

    鄭知常解釋說:“銅錢鑄造不易,一般用於富戶儲藏,市面上根本看不到。偶爾也有中國銅錢流入,同樣被富戶窖藏起來傳家。”

    許亢宗又撿起小瓶子,問道:“銀的?”

    鄭知常說:“此類銀瓶,用於國王賞賜大臣,以及一些大額交易。”

    高麗國銀瓶的作用,跟宋朝銀鋌差不多。

    許亢宗又問銀銅礦,鄭知常照實回答,得到的答案卻跟太子所說不同。

    太子殿下說,高麗國內有大量銅礦和銀礦。

    而鄭知常卻說,高麗國內銀銅出產很少,而且目前也沒發現幾座礦山。

    其實是缺乏足夠的採礦需求,因此高麗採礦業難以發展。歷史上,由於明清兩朝的貿易刺激,朝鮮半島在清朝中期,一度達到68座銀礦同時開採。

    至於銅礦,主要在朝鮮半島的中北部地區,僅這些地方的儲量就達到3億到4億噸。並且許多礦山埋藏較淺,品質頗高,分佈極廣,開採難度不大。

    另外,朝鮮半島還有許多金礦。

    鄭知常難以啟齒道:“請……請先生上疏大明朝廷,調一些糧食過來賑濟平壤百姓。”

    “多的沒有,兩三萬石還是能拿出來。”許亢宗說。

    由於朝廷打仗缺糧,這兩年的全國田賦,百姓上交時不準折為錢幣,一律得老老實實上交糧食。

    再加上把玉米也引入糧賦種類,即便許多省份的府縣還在恢復,不少地區還處於賦稅減免期內,但去年的糧賦收入也達到了2302萬石——北宋中後期,每年的常規賦額,約在3000萬石上下浮動。

    這種詭異數據,除了玉米帶來的增產,更多是因為戰亂後的田畝清查。

    以前那些大家族不但兼併土地,而且還大量隱匿土地。引用北宋官員的原話來說,就是某些富戶二十畝田地,有可能只交一畝賦稅,剩下的全藏起來不讓官府知道。

    而朝廷只是大概定一個額度,地方官如果收不足稅額,缺額部分便讓老百姓平攤。

    實在收不起來,那就找背景不硬的地主攤派。

    如今趁著戰亂之後的恢復期,大明新朝在全國範圍內清查田畝。雖然肯定有大量遺漏,但絕對減少了隱匿土地,總體來說稅基是在慢慢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