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618【徐州名勝】(第3頁)

    在燕子樓吃飯聽曲完畢,朱-->>
                                         
銘就直奔城南而去。

    項羽的戲馬臺早就不在了,官吏們臨時在山腰清理出一個土臺。

    旁邊就是臺頭寺,相傳為劉裕所建。

    朱銘問道:“寺裡有多少僧人?”

    宇文常連忙說:“無度牒者已經勒令還俗,山下寺田也抄沒了八成,用以安置流民。如今,臺頭寺只剩一百多個和尚。”

    “很好。”

    朱銘點點頭,又去逛山上的其他名勝。

    居然陸續發現兩廟一觀,朱銘詢問之後,得知都是宋朝創建的,直接說道:“臺頭寺屬於古剎,自然可以保留,其餘兩廟全拆了,和尚轉移到臺頭寺唸佛。拆廟之後,其石料和木材,可以改建為書院。”

    “是!”宇文常對此無所謂。

    朱銘要來筆墨,題寫“南山書院”四字,問道:“本地富人可願捐錢建書院?”

    “草民願捐一千貫!”劉穆立即附和。

    “我捐三百貫!”

    “俺張家捐五百貫!”

    “……”

    幾分鐘時間,建設書院的資金就綽綽有餘,甚至有徐州名儒願意免費來教書。

    當朝太子親筆題名的書院啊,今後必定聞名天下,有能力之人都想進來摻和一腳。

    至於毀廟之後,那些佛像有現成的處理方法。

    完好無損且有來歷的佛像,會轉移到其他寺廟。有損傷或者普通佛像,直接挖坑掩埋。

    後世的考古學家,經常挖出宋代大坑,裡面埋的一堆堆全是佛像。其原因就是宋代新儒學興起,時常有毀廟行為。又或者是寺廟經費不足,沒能力修復受損佛像,於是就不斷挖坑埋下去。

    朱銘坐在半山土臺上,觀看徐州新軍,操練了一番軍陣,今天的活動差不多就結束了。

    中午是在燕子樓吃的,傍晚在臺頭寺吃齋飯。

    齋飯期間,本地士子紛紛拿出詩作,想在太子面前展露自身才華。

    可惜,詩詞質量都一般。

    新舊朝更替,真正有才學的士子,要麼早就做官了,要麼今年考上進士。

    自從進京之後,富直柔一直擔任秘書,隨侍在朱銘左右。這位老兄,隨隨便便一首詩,就碾壓所有的徐州士人。

    一位士子忍不住問道:“不知殿下身邊,是哪位當世大家?”

    富直柔拱手說:“不敢稱大家,洛陽富直柔。”

    “原來是洛陽八駿,富鄭公之嫡孫!”識貨之人立即驚呼。

    富直柔微笑道:“八駿之名,當不得真,牽強附會而已。在下之文采,不及太子殿下萬一。”

    於是乎,眾人又請朱銘留下文章。

    朱銘來徐州是視察冶鐵場和軍工廠的,今日遊玩純屬散心。本著搶救中華文化瑰寶的初衷,太子爺厚顏無恥的又抄下一首詞——

    “古徐州形勝,消磨盡,幾英雄。想鐵甲重瞳,烏騅汗血,玉帳連空。楚歌八千兵散,料夢魂,應不到江東。空有黃河如帶,亂山回合雲龍。

    漢家陵闕起秋風,禾黍滿關中。更戲馬臺荒,畫眉人遠,燕子樓空。人生百年如寄,且開懷,一飲盡千鍾。回首荒城斜日,倚欄目送飛鴻。”

    一闋詞寫完,富直柔立即吟誦,直接把現場給震得鴉雀無聲。

    朱太子如果這麼一路留墨寶過去,估計山東會留下很多傳說,亂七八糟的美食也會編出各種故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