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500【要職任免】


                 翟汝文是趙桓提拔的翰林學士,聽說“一閣三院六部”裡沒有翰林院,忍不住問道:“敢問大元帥,翰林院會取消嗎?”

  “不會,”朱銘說道,“但權責有些變化。”

  翰林院這玩意兒,在唐代中前期,連正經官署也不算。裡面個個都是人才,專門陪皇帝休閒娛樂,說白了就是天子養起來的幫閒。

  安史之亂以後,皇帝誰都信不過,開始重用身邊這群人,兼職擔任顧問,並且參與起草內製。

  宋代元豐改制,翰林學士成了正三品。帶“承旨”字樣的,乃皇帝顧問兼起草內製;帶“知制誥”字樣的,只能起草內製且不能兼任其他職務。

  內製即皇帝親發的特殊詔書,冊封皇后太子,提拔宰相尚書,又或者大告天下百姓,這種聖旨都屬於內製範疇。必須由“翰林學士承旨”或“翰林學士知制誥”來寫,他們如果死活不願動筆,那就只能擼掉了重新換人。

  朱銘為了保證通政院不被內閣奪權,把翰林院的內製起草權,移交給了通政院那邊。再將外製(普通詔書)起草權,交給內閣下屬的制敕房。

  父子倆搞出的內閣,權力接近景泰、弘治、正德時期,擁有巨大的權力卻又被制衡。

  而通政院,則是弱化的司禮監外加強勢六科,又有朱元璋時期通政司的影子。

  這麼比喻吧,內閣是長老會,通政院是辦公廳,六部是各部委。笑傲小說

  督察院則是大殺器,直屬於皇帝領導。只要是督察院的品官,級別再低也需要皇帝親自任命,內閣和吏部只有推薦權。新皇帝想要整頓朝堂,督察院便是一把利刃,輕輕鬆鬆就能割開口子。

  見翟汝文還是有些不懂,朱銘詳細說道:“今後的一榜進士,必先入翰林院,借調去內閣或通政院觀政。再履任地方知縣,升為知州至少做滿三年。再酌情繼續主政地方,或轉六部職,或轉中書舍人,或為侍讀、侍講,若回朝堂還要兼任左右春坊職。”

  “臣明白了!”翟汝文不再言語。

  翰林院就是個儲才部門,多半會出很多宰相。

  但跟明代的翰林院相比,朱銘又進行了改動,那就是必須做地方官。

  翰林官的升遷途經都定好了——

  先做翰林院初級官員,借調去內閣或通政院實習,熟悉國家的整體運轉情況。

  再去做知縣、知州。

  根據具體情況,可繼續升為知府,也可調回中央。回到中央之後,或在六部做司級官員,或去內閣做高級秘書,或在皇帝身邊做低級顧問。同時,兼任春坊職務,也就是東宮屬官,跟太子建立關係。

  當然,也有留在翰林院編書的。

  可以選擇一直搞學術,這種只能去禮部升任特殊職務。如果想要更大的發展,必須做地方官進行歷練。

  朱國祥宣佈到京之後第一個任命:“舊宋翰林學士翟汝文,可為閣臣,宰輔政事。”

  “臣,謝恩!”

  翟汝文欣喜若狂,他居然做了副宰相。

  舊宋官員羨慕不已,可又能夠理解,誰讓翟汝文是朱元帥的座師呢?

  秦檜也是大喜,翟汝文不僅是朱銘的座師,還是他秦檜的座師啊。

  甚至他們關係更密切,秦檜在密州當校長時,翟汝文也被貶為密州知州。秦檜當初能夠考取茂科,在官場打個翻身仗,還是翟汝文推薦應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