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373【都是老油子】



                韓世忠在觀察義軍的鴛鴦陣,他那天守營的時候,隔得老遠看見過。

    但看得不清楚,且未真正交戰。

    這些義軍的甲冑很低廉,大部分是紙甲。

    金潭村的造紙廠,早就不生產書寫用紙了,一年多來全部轉為甲冑用紙。

    而朱家父子起兵之後,佔領各個州縣的造紙坊,也勒令他們必須供應足夠紙張。強徵也好,掠奪也罷,反正平價購紙還要賒賬。

    擴軍太快,別說鐵甲和藤甲,就連皮甲都供應不足,紙甲反而是最容易做的。

    官兵弓箭手們,見義軍前方有盾牌,紛紛選擇拋射後排兵。

    西軍當中的弓箭手,大部分屬於鄉兵序列。

    王安石變法之後更甚,無論城市鄉村,都編練保甲鄉兵。後來又組織弓箭社,允許民間持有弓箭,官府還會給錢讓社員買弓。

    河北、河南、山東、陝西,遍地都有弓箭社,平時自己在家訓練,戰時等著部隊徵召。

    甚至專門設置一個官職,即“提舉某某路弓箭手”,种師道就擔任過這種職務。

    前幾年,由於財政窘迫,宋徽宗下令解散全國弓箭社,官府不再給錢讓社員買弓,導致西軍當中合格的弓箭手越來越少。

    此時箭雨落下,大部分被盾牌和狼銑擋住,少部分射在義軍的紙甲上。

    紙甲聽起來很拉跨,卻是弓箭的剋星,質量優良的紙甲“勁矢不能洞”。

    宋神宗那時專門制定法律,私造五副紙甲就判處絞刑。

    它用硬布做底,用紙筋來搪塞,屬於宋軍制式鎧甲之一,有時一口氣就定製幾萬套。

    義軍的頭盔是用竹篾編織的,內裡也搪塞了紙筋,有箭矢拋射落下來,基本都能夠有效防禦。

    前進中的義軍,頂住一輪弓箭,輕傷者不少,重傷者卻無,都知道如何護住致命部位。

    只聽一聲號響,又有五百義軍,被沈尉下令繞向側翼。

    韓世忠相應作出調整,派一支部隊去接戰。

    近戰兵也紛紛上前,把弓箭手保護在後方。因為直射難以奏效,弓箭手沒必要列在陣前,拋射時站那裡都差不多。

    “這是什麼鬼陣法?”

    鴛鴦陣的排列方式,讓韓世忠感覺有些不對勁。

    奇怪的武器,奇怪的陣型,處處都透出一種詭異。

    戚繼光的鴛鴦陣武器,根據敵人而變了好幾次,最後變得鏜鈀都有近四米長。

    朱銘擴軍時也制定了標準:狼銑一丈四尺(4.4米)、長槍一丈一尺(3.5米)、鏜鈀一丈二尺(3.8米)。

    三輪弓箭之後,雙方前排已靠得很近,互相之間可以看到臉部。

    西軍弓箭手最後拋射一次,就拿出手刀準備近戰。他們也是披甲的,如果換成西軍正規兵,甚至有專門的弓箭手步人甲。

    北宋軍隊,弓箭手比例很高,最離譜的時候能達到六成。

    奇襲奪取關城,自然不可能帶那麼多。

    而且宋徽宗取消弓箭社後,弓箭作坊的產量也隨之下降,想徵募那麼多都配不齊武器。

    韓世忠手裡這2000多人,七成屬於近戰兵,主戰武器為長槍和手刀,個別士卒還配備了標槍。

    沒帶床子弩和神臂弓,那些玩意兒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