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313【不法之徒朱院長】(第2頁)
幾年時間而已,金國總不能把遼國滅了吧?
於是,宋徽宗親自撰寫國書。表達自己對金國的善意,又說按照前約,宋金兩國肯定要夾攻遼國。
但具體什麼時候發兵,宋徽宗隻字不提,也不再往金國派遣使者。
金國使者大怒,他來東京談判三個月,等於啥事兒都沒談成。
金國使節團離開之後,王黼與童貫的矛盾公開化。
王黼、梁師成二人慫恿宋徽宗恢復花石綱,並把方臘起義甩鍋給蔡京的鹽茶法。不但讓童貫頒佈的“聖旨”作廢,還暗中阻撓童貫伐遼。
童貫想要伐遼封王,就得儘量籌措軍費,因此反對恢復花石綱,把王黼、梁師成恨得牙癢癢。
當然,這只是暫時的。
歷史上,宋徽宗已經打算放棄伐遼,正是王黼第一個跳出來攛掇!
因日食之故,宋徽宗大赦天下。
朱銘也在赦免行列,從編管改為安置。
編管是讓犯官在某地落戶,不得離開戶籍所在地,每個月都要去官府報道。
安置不用改變戶籍,如果遇到什麼事情,只須向官府申請並獲得同意,就能暫時離開安置地點。比如探親、奔喪之類。
……
洋州。
新任知州叫曹藻,江西宜春人。
曹家三兄弟同科登第,他們這一支,後來被稱為“三桂堂曹氏”。
王黼一邊賣官鬻爵,一邊又提拔賢能,為自己邀買名聲。特別是知州、知府這類地方官,他讓投靠過來的中間派舉薦,這幾個月任免了好幾十位。
曹藻就是被舉薦的幸運兒。
“為何洋州人口不增反減?”曹藻質問道。
戶曹參軍李延之略顯猶豫,終歸還是沒忍住:“朱國祥霸佔土地、隱匿人口,洋州三縣百姓,多有舉家投奔者。”
曹藻怒道:“勒令三縣縣令,好生清查人口土地!”
李延之說:“縣衙官吏,可不敢去清查。朱國祥在民間威望極高,他還私練村勇,說是要防備賊寇。”
曹藻沉默不語,隔日便去金潭村微服私訪。
金潭村的面積,已較初時翻了兩倍有餘。
朱國祥不但往山谷裡開荒,還花錢購買谷外土地。官府盤剝愈發嚴重,選擇賣地的小地主也越來越多。一些自耕農,乾脆直接投獻土地,主動給朱國祥做佃戶,目的無非就是為了逃避賦稅徭役。
曹藻泛舟而上,沿河的水田正在插秧。
大部分農民,穿著更加破舊,臉上皆帶著愁苦之色。
不管收穫多少糧食,官府總有法子加稅,各種苛捐雜稅已不堪重負。地主只能轉嫁給佃戶,租子是越收越高。小地主和自耕農,每年都有破產者。
“前面就是金潭村,以前只在谷中,如今谷外之地亦併入村落。”本地嚮導指著前方說。
曹藻提前下船登岸,一路觀察前行。
進入金潭村地界,面貌瞬間改變。
田地還是那些田地,農民還是那些農民,但精神狀況完全不一樣。
村裡的保甲長,都是朱國祥安排的。
賦稅都是先交到村中,再由保甲長押運到縣裡。收多少賦稅,朱國祥說了算,給官府繳足稅額,剩下就是自己的。
於是,宋徽宗親自撰寫國書。表達自己對金國的善意,又說按照前約,宋金兩國肯定要夾攻遼國。
但具體什麼時候發兵,宋徽宗隻字不提,也不再往金國派遣使者。
金國使者大怒,他來東京談判三個月,等於啥事兒都沒談成。
金國使節團離開之後,王黼與童貫的矛盾公開化。
王黼、梁師成二人慫恿宋徽宗恢復花石綱,並把方臘起義甩鍋給蔡京的鹽茶法。不但讓童貫頒佈的“聖旨”作廢,還暗中阻撓童貫伐遼。
童貫想要伐遼封王,就得儘量籌措軍費,因此反對恢復花石綱,把王黼、梁師成恨得牙癢癢。
當然,這只是暫時的。
歷史上,宋徽宗已經打算放棄伐遼,正是王黼第一個跳出來攛掇!
因日食之故,宋徽宗大赦天下。
朱銘也在赦免行列,從編管改為安置。
編管是讓犯官在某地落戶,不得離開戶籍所在地,每個月都要去官府報道。
安置不用改變戶籍,如果遇到什麼事情,只須向官府申請並獲得同意,就能暫時離開安置地點。比如探親、奔喪之類。
……
洋州。
新任知州叫曹藻,江西宜春人。
曹家三兄弟同科登第,他們這一支,後來被稱為“三桂堂曹氏”。
王黼一邊賣官鬻爵,一邊又提拔賢能,為自己邀買名聲。特別是知州、知府這類地方官,他讓投靠過來的中間派舉薦,這幾個月任免了好幾十位。
曹藻就是被舉薦的幸運兒。
“為何洋州人口不增反減?”曹藻質問道。
戶曹參軍李延之略顯猶豫,終歸還是沒忍住:“朱國祥霸佔土地、隱匿人口,洋州三縣百姓,多有舉家投奔者。”
曹藻怒道:“勒令三縣縣令,好生清查人口土地!”
李延之說:“縣衙官吏,可不敢去清查。朱國祥在民間威望極高,他還私練村勇,說是要防備賊寇。”
曹藻沉默不語,隔日便去金潭村微服私訪。
金潭村的面積,已較初時翻了兩倍有餘。
朱國祥不但往山谷裡開荒,還花錢購買谷外土地。官府盤剝愈發嚴重,選擇賣地的小地主也越來越多。一些自耕農,乾脆直接投獻土地,主動給朱國祥做佃戶,目的無非就是為了逃避賦稅徭役。
曹藻泛舟而上,沿河的水田正在插秧。
大部分農民,穿著更加破舊,臉上皆帶著愁苦之色。
不管收穫多少糧食,官府總有法子加稅,各種苛捐雜稅已不堪重負。地主只能轉嫁給佃戶,租子是越收越高。小地主和自耕農,每年都有破產者。
“前面就是金潭村,以前只在谷中,如今谷外之地亦併入村落。”本地嚮導指著前方說。
曹藻提前下船登岸,一路觀察前行。
進入金潭村地界,面貌瞬間改變。
田地還是那些田地,農民還是那些農民,但精神狀況完全不一樣。
村裡的保甲長,都是朱國祥安排的。
賦稅都是先交到村中,再由保甲長押運到縣裡。收多少賦稅,朱國祥說了算,給官府繳足稅額,剩下就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