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222【道君皇帝】(第2頁)
猶豫片刻,一個道士說:“千道會聽經,是官家的旨意,貧道不敢違抗聖旨。”
其餘道士,也做出選擇,紛紛倒向林靈素。
“好!很好!”王仔昔怒急發笑。
道士們硬著頭皮離去,但凡腦子正常的,都知道王仔昔肯定搞不過林靈素。
王仔昔回到自己的煉丹室,越想越氣,居然發牢騷說:“官家真是昏聵,那林靈素狗屁不通,道經講得還不如俺,竟讓他來主持千道會。這個差事,就該是俺的,旁人哪裡有資格?”
罵皇帝昏聵?
協助煉丹的道士孫密覺,聞言大駭,連忙低頭裝作沒聽見。
王仔昔又罵罵咧咧:“那個朱國祥也是他進獻萬年靈芝,俺幫他把靈芝煉成不死藥。咱倆應該互相幫扶才對,朱銘改良活字時,俺還送了許多鉛物。林靈素如此氣焰囂張,朱國祥竟不幫咱說話。他那萬年靈芝定是假的,所以俺才遲遲煉不出仙藥!”
孫密覺把腦袋埋得更低,不敢再聽這種話。
王仔昔發洩一通,總算暢快了些,讓孫密覺帶人守著丹爐,自己騎馬去城裡溜達散心。
當晚,孫密覺就悄悄找到林靈素:“王仔昔怨懟官家,竟說官家是昏君。”
林靈素大喜,隨即吩咐道:“官家還指望王仔昔煉製仙藥,這種怨懟之言,也沒個旁人佐證,暫且還弄不死他。你莫要聲張,多多記錄其不臣之言,等時機成熟再一併告發。”
孫密覺又說:“就在前些天,王仔昔還辱罵內侍馮浩。”
林靈素驚訝道:“可是入內省的馮浩?”
“便是此人,”孫密覺說道,“馮浩奉旨傳話,趁機索要錢財,被王仔昔臭罵一通,罵他是沒卵子的閹人。”
“太好了!”
林靈素笑容滿面:“伱且回去,佯做無事發生,隨時聽我指示。待弄倒了王仔昔,少不得你的好處。”
孫密覺躬身退下,離開密室,腳步輕快,心情愉悅。
林靈素喚來一個心腹道童,派他去給蔡京送信。
蔡京把信件看完,立即回書一封,讓林靈素不要妄動,等王仔昔搞得眾叛親離了再發難。
“父親,王仔昔用萬年靈芝煉製仙藥,他竟說萬年靈芝是假的,”蔡攸笑道,“不妨等他獲罪之時,威逼利誘,令他告發朱國祥以假藥欺君。”
蔡京搖頭:“朱國祥聰明得很,他入京之時,便說靈芝的靈氣已洩。既然靈氣都洩了,哪還有真假之論?”
“可以再加上這個。”蔡攸拿出幾張紙,上面全是朱銘的詩詞。
蔡京看罷,依舊搖頭。
蔡攸拿出一張,念道:“葵丘霸氣若虹霓,東略何緣遽不知。宰孔晉侯相遇處,齊桓已作在床屍。這是朱銘在葵丘李莊所作,分明在暗諷官家,把官家比作晚年昏聵的齊桓公,還詛咒官家是在床屍。”
雖然朱銘確實是那個意思,但在世人看來,這首詩不能如此理解,純粹在以史為鑑而已。
讀書人憑弔古蹟,經常以史為鑑,這種詩佔了大半。
此詩名為《葵丘》,已經傳遍興仁府和濮州,不但山東士子很喜歡,就連地方官也認為寫得很好。
其餘道士,也做出選擇,紛紛倒向林靈素。
“好!很好!”王仔昔怒急發笑。
道士們硬著頭皮離去,但凡腦子正常的,都知道王仔昔肯定搞不過林靈素。
王仔昔回到自己的煉丹室,越想越氣,居然發牢騷說:“官家真是昏聵,那林靈素狗屁不通,道經講得還不如俺,竟讓他來主持千道會。這個差事,就該是俺的,旁人哪裡有資格?”
罵皇帝昏聵?
協助煉丹的道士孫密覺,聞言大駭,連忙低頭裝作沒聽見。
王仔昔又罵罵咧咧:“那個朱國祥也是他進獻萬年靈芝,俺幫他把靈芝煉成不死藥。咱倆應該互相幫扶才對,朱銘改良活字時,俺還送了許多鉛物。林靈素如此氣焰囂張,朱國祥竟不幫咱說話。他那萬年靈芝定是假的,所以俺才遲遲煉不出仙藥!”
孫密覺把腦袋埋得更低,不敢再聽這種話。
王仔昔發洩一通,總算暢快了些,讓孫密覺帶人守著丹爐,自己騎馬去城裡溜達散心。
當晚,孫密覺就悄悄找到林靈素:“王仔昔怨懟官家,竟說官家是昏君。”
林靈素大喜,隨即吩咐道:“官家還指望王仔昔煉製仙藥,這種怨懟之言,也沒個旁人佐證,暫且還弄不死他。你莫要聲張,多多記錄其不臣之言,等時機成熟再一併告發。”
孫密覺又說:“就在前些天,王仔昔還辱罵內侍馮浩。”
林靈素驚訝道:“可是入內省的馮浩?”
“便是此人,”孫密覺說道,“馮浩奉旨傳話,趁機索要錢財,被王仔昔臭罵一通,罵他是沒卵子的閹人。”
“太好了!”
林靈素笑容滿面:“伱且回去,佯做無事發生,隨時聽我指示。待弄倒了王仔昔,少不得你的好處。”
孫密覺躬身退下,離開密室,腳步輕快,心情愉悅。
林靈素喚來一個心腹道童,派他去給蔡京送信。
蔡京把信件看完,立即回書一封,讓林靈素不要妄動,等王仔昔搞得眾叛親離了再發難。
“父親,王仔昔用萬年靈芝煉製仙藥,他竟說萬年靈芝是假的,”蔡攸笑道,“不妨等他獲罪之時,威逼利誘,令他告發朱國祥以假藥欺君。”
蔡京搖頭:“朱國祥聰明得很,他入京之時,便說靈芝的靈氣已洩。既然靈氣都洩了,哪還有真假之論?”
“可以再加上這個。”蔡攸拿出幾張紙,上面全是朱銘的詩詞。
蔡京看罷,依舊搖頭。
蔡攸拿出一張,念道:“葵丘霸氣若虹霓,東略何緣遽不知。宰孔晉侯相遇處,齊桓已作在床屍。這是朱銘在葵丘李莊所作,分明在暗諷官家,把官家比作晚年昏聵的齊桓公,還詛咒官家是在床屍。”
雖然朱銘確實是那個意思,但在世人看來,這首詩不能如此理解,純粹在以史為鑑而已。
讀書人憑弔古蹟,經常以史為鑑,這種詩佔了大半。
此詩名為《葵丘》,已經傳遍興仁府和濮州,不但山東士子很喜歡,就連地方官也認為寫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