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076【悲天憫人朱院長】(第3頁)

  他今年是不可能搬去大明村的,須得留在此地,時刻盯著玉米和紅薯。這兩樣東西,比什麼都值錢,就算大明村不要了,也得把玉米和紅薯給看好。

  院子裡的村民越聚越多,嚴大婆那邊煮好開水,沈有容便抱著一摞碗出來。

  上好的團茶,雖然是白家自制的,肯定不如市面上那麼貴,但對村民而言依舊屬於稀罕物。

  婆媳倆把團茶給磨散,倒進碗裡衝開,然後用筷子攪拌。

  這種吃法,堪稱牛嚼牡丹。

  碗不夠,村民們輪換著喝,燙得吐舌頭還交口稱讚:“真個好茶,俺以前就沒喝過,這回託了朱相公的福!”

  就在此時,一陣笑聲傳來:“俺也來湊湊熱鬧。”

  朱國祥回頭一看,卻是白宗望坐著竹輿來了。

  “老員外安好!”朱國祥抱拳問候,態度跟以前一樣,並沒有立即抖擻起來。

  白宗望把這當成善意,竹輿落在院中,村民們紛紛問候。

  白宗望問道:“朱相公可是要搬走?”

  朱國祥實話實說:“等玉米紅薯收穫了再走,還要勞煩老員外多多照拂。”

  “應該的。”

  白宗望徹底安心,朱國祥願意繼續留在村中,證明朱家父子打算長期和平相處。他也投桃報李:“縣裡的盧官人,與俺交情甚好。俺可以幫忙引薦,黑風寨的茶葉,今後一部分拿去榷場,剩下一部分可賣給盧官人。”

  朱國祥說道:“多謝老員外相助。”

  川茶榷禁之後,規定好茶必須官賣,散茶卻允許少量私賣。但私賣也有嚴格限制,只能賣三等以下的茶葉,而且不能賣到本縣以外。

  父子倆肯定是要賣私茶的,因為茶馬司盤剝過重,守法的茶場主很容易賠本。

  白宗望說道:“既然朱相公暫時不走,村學也請先教著,留些時間讓俺另請學究。”

  “這是自然。”朱國祥的教材已經編好。

  一個村民忍不住問:“朱相公過去那邊,明年還能跟你學種田嗎?”

  朱國祥想了想說:“我將種田之法,寫成文章交給老員外,你們跟著老員外學習便可。”

  白宗望頓時肅然起敬,讓家僕攙扶自己站起,認認真真作揖道:“朱相公仁義,俺這裡謝過了!”

  古代很多獨門技藝,都是秘不外傳的。

  朱國祥平時教導農民種田也就罷了,居然還要白紙黑字寫下來,並且慷慨大方的交給白家。

  這屬於恩義,白家承了朱國祥的情分。

  朱國祥又說道:“等玉米和紅薯收穫之後,也留些種子在上白村。耕種之法,我同樣仔細寫下來。”

  白宗望忍不住問:“那玉米和紅薯,比之粟米芋頭如何?”

  “有過之而無不及。”朱國祥答道。

  白宗望心中嘆息,如果朱國祥所言屬實,他白家又承了一份情啊。

  朱國祥繼續說:“寫在紙上的,終究不甚明瞭。這邊種田出了任何差錯,老員外可派人去大明村……就是黑風寨尋我。我沒有別的想法,只求普天之下,農民可以多收糧食,人人都能吃飽肚皮。不管是種田之法,還是那玉米紅薯,老員外都可以外傳。越多人知道越好,大家都能有好日子過。”

  聽了這話,白宗望徹底服氣,甚至可以說欽佩。

  大公無私者,總是能令人景仰。

  朱國祥的所言所行,足以稱得上大公無私。

  “唉!”

  白宗望嘆息說:“人人都能吃飽,這可難得很。種出的糧食越多,官府徵稅就越狠,總能弄出些苛捐雜稅。”

  這是大實話。

  就拿川陝各路來說,夔州路的茶葉沒有榷禁,那是朝廷給川茶留的一條活路。

  結果呢?

  現在夔州路已經沒人種茶了。

  地方官府在夔州路重重設卡,茶商走不了多遠,就會遇到欄頭收稅。這導致夔州茶的商稅,是茶葉本身的好幾倍,茶商們無利可圖,茶農也就跟著倒黴。

  甚至連私茶都已絕跡,因為收稅站太多,打通所有關節很難,就算打通了也賺不到錢。

  朱國祥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百姓能多收幾鬥糧,終歸是好的,盡人事聽天命啊吧。”

  此刻朱銘若是在場,肯定會說:“裝,繼續裝,朱院長你演技不錯,已經有我一半的功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