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069【朱院長的科學種田】

上白村,水稻試驗田。

  村民們正在圍觀種田仙法,這已經形成習慣,朱國祥每次來田裡,大家都會跑來看熱鬧。

  朱國祥很喜歡傳授農業知識,他指著稻田說:“這插秧之後,秧苗會變得乾枯,大家想必是知道的。”

  村民們齊刷刷點頭,他們當然知道。

  朱國祥繼續說:“秧苗移插變枯,是拔苗的時候,弄斷了秧苗的根。我培育的秧苗,為何插秧之後,返青更快、長得更壯?是因為控水旱育,苗根屬實不多,而且也不深,拔苗時傷害不大。一旦插下去,苗根就很快恢復,而且還要瘋長。而你們育的秧苗,根多且深,拔苗時傷害很大,返青時就長得不好。”

  村民們恍然大悟,原來是苗根的問題。

  回青期過去之後,情況更加明顯,試驗田裡的秧苗,比旁邊的田要健壯許多。

  也正因如此,村民才迫切想要學習。

  朱國祥說道:“如今是分櫱期,水稻能不能豐收,關鍵就看分櫱分得好不好。水不能太深,要淺水勤灌……”

  “俺曉得,”一個老農說,“水灌太深,穗就發得慢。”

  另一個村民不滿道:“劉二爺莫要打岔,聽朱相公講。”

  朱國祥並不在意,他樂於跟農民交流:“分櫱之初,需要追肥,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最急需的肥料,我且叫它氮肥。氮肥哪裡有呢?豆子裡面有。豆粕、豆渣,都可以提供氮肥。一兩斤豆粕撒下去,比潑幾桶大糞更管用。”

  村民們面露喜悅之色,他們今天又學到真東西了。

  用豆粕追氮肥的法子,是在明代普及的,宋代還真沒意識到。這個時候的豆粕,主要用來餵豬、餵牛和餵馬。

  朱國祥說道:“這時追肥,最好伴著中耕和除草。能讓田泥更透氣,順便把豆粕埋進耕開的土裡,更有利於髮根和分櫱。”

  村民們默默記下,陸安更是抱著小本本,飛快用毛筆寫字,他要整理成文字交給老白員外。

  朱國祥又說:“到了分櫱後期,就得壓著,不能分得太多。分櫱過多,也會影響收成。該怎麼壓制呢?”

  先前那個老農又喊:“灌水!”

  朱國祥欣慰點頭:“對,就是灌水,深灌能壓住分櫱。但如果這塊田太肥了,深灌就壓不住了,需要排水曬田!”

  白大郎不知何時也跑來聽課,驚訝道:“排水曬田,不怕秧苗枯死嗎?”

  “不怕,但要隨時盯著,”朱國祥說,“要數秧苗的莖數,每天都來看,根據莖數的多少,選擇是否還要排水曬田。”

  白大郎嘀咕道:“難怪俺家那幾塊肥田,有時候稻子長得很好,打穀時卻沒豐收。原來是田太肥了,深灌水壓不住分櫱。這就好比小民之家,人丁太少不興旺,人丁過多又養不起。俺家那些肥田不能豐收,就是生出太多子孫,個個都要吃飯,家裡的口糧卻不夠。”abc小說

  朱國祥再說:“我現在來教大家,怎麼判斷分櫱的幾個時期,主要看葉子的顏色……”

  “朱相公,朱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