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1072【電報請來王命旗牌】(第2頁)

    “小民的家在末口鄉堰河村,隔壁就是沙河鄉沙灣村,小民的妻子也是從那邊嫁過來的。有一天晚上,小民走親戚住在岳父家裡,親眼看到那些人在河邊裝船。”

    燕燾問道:“淮南鹽價便宜,肯定不可能在本地銷售。他們費這麼大勁走私,你可知道最後是賣去哪裡?且換個說法,走私船是去北邊還是西邊?”

    “往西邊去的。”陶定安說。

    “那就是賣去河南或兩京。”身為御史的燕燾,都被這事兒給嚇了一跳。

    為了保證各產鹽區協調發展,食鹽生產出來不能隨便亂賣。

    河南省和洛陽、開封,那屬於魯鹽的銷售區。

    這些傢伙走私食鹽,而且還往河南方向運,已經違背了朝廷的食鹽專賣制度。

    而淮南省的各級官員,只要不把自己牽扯進去,就算知道了也會睜隻眼閉隻眼。因為這有利於淮南經濟發展,甚至惠及淮南的許多商賈和百姓,至於吃虧的當然是山東鹽商和鹽工。

    左布政使楊諳,此刻表情平淡,內心卻是翻江倒海。

    他以為李孝儉只是攔截商船收點過路費,萬萬沒料到那些傢伙膽大包天,竟敢殺人越貨和走私食鹽!

    楊諳對錢財並不過份看重,認為只要夠用就可以了。

    他直至現在也想不明白,李孝儉靠著運河撈了那麼多,為啥還鋌而走險收取苛捐雜稅?徵收免役錢的影響太壞,涉及的老百姓太多,稍不注意就要鬧出大事,而所得錢財還不如多走私幾船食鹽。

    收益低,風險大,李孝儉不缺那點錢,非要伸手是為了什麼?

    這種行為在楊諳看來,就像一個家財萬貫的富人,硬要跑去搶乞丐討來的剩飯,而且那乞丐手裡還拿著刀子。

    還是那句話,楊諳爬得太高,已經脫離基層了。

    李孝儉並非一個人,而是代表一個群體。

    李孝儉自己或許看不上那幾個錢,但跟他同流合汙的官吏卻饞瘋了。此人黑白兩道通吃,想收手都收不住,他雖然已經吃飽了,但底下的人還餓著肚子呢!

    就像殺人越貨這種事兒,李孝儉是嚴令禁止的。

    可某位客商太不給面子,把沙河會的老大給得罪了,沙河會一怒之下燒船搶劫。李孝儉對此能怎麼做?也就事後把人叫來怒斥一通,然後動用人脈給沙河會平事兒,畢竟他還要依靠沙河會走私食鹽。

    而這次違規徵收免役錢,也不是李孝儉本人發起的,是府縣兩級那些胥吏在搞事兒。

    聶問派人廣貼告示之後,李孝儉已下令不得亂來,府縣兩級官員也嚴厲斥責。可那些“窮”瘋了又膽大包天的胥吏,卻根本不聽上頭的訓誡,還逼著大戶把錢送到李孝儉的家裡。

    李孝儉閉門不收,諸多大戶被嚇得更厲害,直接跪在李家偏門外哭嚎。

    他養的狗太多,繩子又拴不住,總是出去亂咬人。

    他當然不是冤枉的,因為這些狗的囂張氣焰,就是他經常放出去咬人而養成。

    以前咬傷咬死無數人,都沒有獲得應有懲罰,於是那些狗就產生錯覺,不管怎麼亂咬都有主人罩著。他們的主人是萬能的,沒有不能擺平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