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997【報紙】(第2頁)

朱銘說道:

“朕打算把邸報改革一下。以往的邸報,內容太過精練且繁雜,而且多按照時間摘抄。”

“邸報改革之後,每月發一份。大事件放在前面,要寫得透徹詳細。次要事件緊隨其後,稍微寫得詳細一些。尋常事件,放在最後,簡單敘述即可。”

“還有編者論,便似那太史公言,簡短評述最近發生的大事。”

“亦可放進去一兩篇詩詞雅文,以及翰林院各館的最新學術成果。”

“行文不能太艱澀,須讓識字幾年的孩童也能讀懂。”

“你覺得怎樣?”

張元幹仔細思考:“讀起來沒那麼枯燥了,而且主次分明、詳略得當。這樣的邸報,便是民間士子也樂意看。”

朱銘說道:“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改革,就是任何人都能購買閱讀!”

宋朝的邸報,並非人人都有資格閱讀。

官可讀,吏不可,民更不可。

當然,實際操作起來,一些吏員、士紳和富商,也會悄悄摘抄邸報閱讀。

民間小報還未出現,那是明朝才有的玩意兒,必須商業發展到一定程度。
“你來做這份報紙。”朱銘說道。

張元幹已經猜到了,連忙問道:“前宋邸報,出自比部司。大明邸報,出自通政院。改革之後,還是在通政院嗎?”

朱銘說道:“刑部。”

《大明月報》隸屬於刑部,這個決定並不離譜。

因為在北宋的時候,邸報就一直出自刑部的比部司。

如果只論收集稿件的方便程度,讓通政院領導報紙是最合適的,但朱銘考慮到一個言路問題。

通政院已經掌握了進奏封駁,若再讓他們掌握報紙,是不是太容易糊弄皇帝了?

朱銘說道:“在刑部設一個邸報司,邸報司的主官,比尋常郎中更高一級。這位負責報紙的郎中,由皇帝和內閣討論任命,跟督察院的御史一樣,不歸吏部那邊提拔升降。”

張元幹徹底聽明白了,這個機構很受皇帝重視,甚至連吏部都沒有報社一把手的人事權。

朱銘又說:“你舉薦兩個官員,我再給你安排幾個,儘快把邸報司給設置起來。名字就叫《大明月報》,第一期的主題是廉政。”

張元幹問道:“陛下說普通百姓也能閱讀邸報,那他們該怎樣獲取呢?”

朱銘說道:“各級官員,按以前的方式免費領取。發去各級衙門的時候,可以再多發一些,留給當地的驛館。由書商在驛館購買,再零售給老百姓。驛館自己售賣也可以,賣報錢留兩成在驛館做補貼。”

張元幹默默記在心中。

他搞不清楚發行量該多大,決定暫時穩妥著來。

即在原有發給官員的基礎上,每個縣增發一百份。看這玩意兒的百姓不多,一個縣增發一百份應該夠了。

如果賣得好,可以慢慢增加。

讓各地驛館自己申請增髮量,反正賣得越多,驛館也賺得越多。

又詢問一些細節,張元幹躬身告退。

朱銘之所以選這人辦報紙,是因為張元乾的文風很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