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981【精神病人思路廣】(第2頁)

潑墨畫,唐朝就有了。

但一直不是主流,甚至潑墨創始人的技法都已失傳。

自五代到北宋末年,寫實派漸漸統一畫壇,並在徽宗朝達到藝術巔峰。必須構圖嚴謹,必須細緻入微,極致追求形似而兼有神韻。

如果畫得出格了,就是不合法度,就是沒有師承!

寫意派也有,但難登大雅之堂。

比如文同、蘇軾、米芾等人,就喜歡畫一些小寫意。這種畫法叫“墨戲”,也叫“文人墨戲”,屬於工作之外、茶餘飯後的消遣。

宋代畫壇風格的重大轉變,是在衣冠南渡、江山殘破之後。

而這個時空,缺乏如此契機。

大明這些年的強盛富庶,導致寫實派繼續畸形發展。宏大、壯美、瑰麗、色彩、精緻、法度、師承……才是畫家們的極致追求,其餘都屬於離經叛道的微末技巧。

翰林畫院的御用畫師們,更是一天到晚著眼於富貴與盛世。

小廝默默的上前半步,只見畫紙的右上角,那團墨跡被趙楷揮毫填充,很快就有了山嶽的模樣。

具體技法叫“大斧劈皴”,是徽宗時期的御用畫師李唐所發明。

到了大明新朝,李唐做過翰林畫院的院長,還跟李清照一起研究過金石。他沒有被金國擄走,也沒有在落魄當中突破,而是在清閒富貴當中病逝。

李唐發明了“大斧劈皴”,卻依舊屬於寫實派,而且是寫實派領袖。
趙楷在做皇子的時候,曾跟著李唐學習畫技。他此刻對於“大斧劈皴”運用,跟老師李唐完全不同,更加肆意放浪,完全不講法度,也不注重細節。

如此種種,都跟當下的畫壇背道而馳。

除了具體的畫法,趙楷還在畫紙的左上部分大面積留白。只在巨大的空白之間,畫一輪極小的墜落的黑日做點綴。

雞鳴聲傳來,趙楷寫下“艮嶽”二字,又署上自己的姓名。

他從腰間摘下印章,扔在畫桌上說:“蓋上。”

說完就不管不顧,揮臂把飯桌上的杯碗掃開,整個人躺在桌子上呼呼大睡。

杯碗落下,哐噹噹碎了一地。

房門突然被推開,張放問道:“畫完了?”

小廝正在落印,回答道:“畫完了。”

張放說:“再取二十支蠟燭點上,這些蠟燭有一大半都燃盡了。”

屋內重新變得光亮起來,伴隨著趙楷並不響亮的呼嚕聲。

張放和謝云云,圍著這幅大寫意仔細觀賞,眼睛裡全是震驚之色。

整幅畫的構圖中心應該是樊樓,但焦點卻是右上角的艮嶽。

艮嶽顯得出奇挺拔險峻,開封城內的一座人工小山,竟然畫出了巍峨華山的感覺。外形和比例都不像艮嶽,但一眼又能夠認出是那裡。

開封城內的宮闕和廂坊,全然成了烘托艮嶽的背景板。

那些建築甚至找不出明顯的線條,東一團墨,西一團墨。隱約可以看出,哪裡是皇宮,哪裡是樊樓,哪裡是鐘樓,哪裡是橋樑……

蒼涼,冷峻,甚至帶著幾分鬼氣!

這不是富庶繁華的開封城,更像是另一個時空,遭遇靖康之難後的人間鬼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