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5章 大基金(第2頁)

 接下來潘春曉又簡單說了一下國家的考慮,信息工業協會正在編寫一份《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其中非常明確的表示要設立國家產業投資大基金,主要吸引大型企業、金融機構以及社會資金,採取市場化運作,重點支持集成電路等產業發展,促進工業轉型升級。

 這個基金的規模應該是在1000億元以上,採用雙層管理架構。

 第一層是大基金,從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方向把握,對重大項目的核準、政策及重大問題的協調推動、各股東方權益的保障與平衡等層面進行全面管理。

 第二層是委託投資公司作為基金管理人,對基金進行投資管理。基金公司與管理公司之間,通過委託管理協議,界定各自的權利義務,實現所有權和管理權的分離。

 李睿聽了一會兒,目光一凝,想起了什麼。

 和潘春曉聊完,李睿絞盡腦汁的回憶了一番,有了些思路。

 前世水木光華收購展遜之後,又在芯片相關領域耗資數百億進行了一系列的併購,打造出號稱總資產3000億的芯片航母!

 結果呢,這艘航母還沒下水就沉了。

 口號喊的響,產業鏈造的強,名頭響噹噹,卻缺乏整合,沒有研發,技術落後,純粹以概念撬動資本槓桿,硬是把技術為本的芯片產業搞成了金融手段!

 於是到了2019年之後,水木光華陷入了嚴重的債務危機,最後只能破產重組。

 始作俑者趙國偉也在2022年接受調查……

 李睿的記憶中,趙國偉用來併購的資金一部分是貸款,一部分是借款,還有很大一部分正是來自於國家這個大基金。

 水木光華作為大基金的發起者之一,又靠著一些見不得光的手段,從大基金中獲得了超過五百億的投資!

 李睿始終相信,國家的政策是好的,但有些時候把控政策的人壞的冒水!

 他們置國家利益於不顧,把產業振興當成笑柄,把產業資金當成自己的小金庫,想給誰就給誰,想怎麼給就怎麼給。

 一些所謂芯片公司的核心目標根本不是研發新技術開發新產品,而是拿到更多的資源,比如政府補貼,銀行融資,高估值的股權融資和大基金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