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第2頁)
所以,國初私印鈔法或者私鑄通寶的肉食者們,常常託庇於皇親國戚和武勳大臣。
民間廣泛存在私鑄銅錢的事兒,大明實在是太自由了,連私鑄銅錢和私印寶鈔,都不會被砍頭,這不是自由是什麼?
“大司徒!”張學顏帶著興奮的走了進來,急匆匆的走到了王國光面前,將一把麻絲放在了王國光面前,極其興奮的說道:“我找了一個好東西!”
“淡定點,你是少司徒,戶部的堂上官,這麼冒冒失失的成何體統?我大明的堂堂正二品大員,如此喜形於色,不合禮數。”王國光教訓了一下,拿起了手中的麻絲詢問道:“這是什麼?”
“蕉麻。”張學顏笑著說道:“常常用來織布,最多用來製作船舶的纜繩、錨繩,當然,對於戶部而言,它最重要的作用是用來造紙,紙張十分耐磨,更加不易折損的同時,還能起到防偽作用。”
“防偽作用?”王國光眉頭緊皺的問道。
張學顏極其興奮的說道:“因為蕉麻造紙,現在只有朝廷能做,而且大批量的蕉麻,也只有朝廷能夠得到!蕉麻紙,就是最好的防偽。”
蕉麻被稱之為馬尼拉麻,這種植物在馬尼拉也不是遍地就是,生存的條件不算苛刻,但目前只有呂宋部分地區有種植,主要用於船舶生產,而蕉麻用於造紙,是戶部對鈔法探索的結果。
戶部一直在尋找一種不易得到、強度高、耐腐蝕、抗黴菌、抗褶皺的麻料,來製紙印鈔,而現在被戶部給找到了,蕉麻做紙,就是私印寶鈔的最大門檻。
首先就是原料難得。
蕉麻分為綠莖和紅莖兩種,而其中綠莖的產量最高,質量最好,但很難引種,在萬曆二年,呂宋總督府設立之初,就注意到了這種原料的特殊,因為纜繩需要使用這種麻料,殷正茂開始向廣州和海南瓊州引種。
萬曆三年為兩百畝田,紅莖蕉麻引進成功,綠莖失敗,綠莖蕉麻主要是不耐蟲害,而且對當地有些水土不服,總是多病害,動不動就大面積的枯死。
所以蕉麻只能依賴於從呂宋進口到腹地,這就是第一個困難,想要獲得蕉麻,就必須要打通從呂宋到大明的所有關節,才能買到蕉麻,這就是增加私印的門檻,而且綠莖蕉麻的種植,主要集中在馬尼拉附近,所有的蕉麻園都在總督府的手中。
其次就是配方,蕉麻造紙想要造的光潔白皙,那是需要下苦功夫的,麻紙上通常都會有纖維暴露,大明戶部對技藝進行了改良,比如用純鹼代替草木灰,用白土代替日光漂白,石灰石增加油墨的吸附性,用飛底刀打漿機,代替傳統的碓打舂碾,這些技藝的改良,每一步都是極為機密的配方。
我來搞定麻紙,技術上就極為困難,再加上防偽油墨等等,搞不好研發後生產的成本會比造出來的紙鈔還要昂貴,得不償失,最重要的是還會擔上殺頭的風險。
“好東西啊!好東西!”王國光看著手中這一團蕉麻線,再看看已經做好的蕉麻紙,有些微微發黃、發綠的紙張,十分的光潔,並沒有傳統麻紙那種粗糙感,還有試製的大明寶鈔,讓王國光連連感慨喜形於色,剛剛還在讓張學顏淡定的王國光,反而不淡定了起來。
張學顏左右看了看,低聲說道:“這是蕉麻一成的蕉麻紙,這是蕉麻三成的蕉麻紙,大司徒,你甩一下。”
一成的蕉麻紙,更加清脆,但甩動幾下,就有了明顯的摺痕,而三成的蕉麻紙,甩起來聲音聲音就不那麼明顯了,但沒有摺痕。
“通行寶鈔的紙張裡有兩成的蕉麻。”張學顏拿起了手中試製的紙鈔低聲說道:“聲音清脆,而且抗折。”
防偽也會變得簡單,一甩就聽出來了,聲音清脆而且耐折,兩成蕉麻就是不斷試驗的結果。
“走去找陛下!”王國光抄起桌上的寶鈔盒,急不可耐的前往了通和宮,他比張學顏還急,涵養?那是什麼?有那麼重要嗎?
朱翊鈞被王國光找上門來的時候,也是十分驚訝的,對於紙鈔從棉紙升級到蕉麻紙,朱翊鈞本人是肯定戶部的努力的。
“大明不適合推行寶鈔,準備金不足。”朱翊鈞開口說道:“戶部上的《鈔法錨定疏裡錨定物不夠充足。”
“就是海外推行。”王國光十分確信的說道:“把規模先做上來,技藝會愈發的成熟,產業鏈就會變得豐富起來。”
“倭國它也配用蕉麻紙鈔?給它點擦屁股紙就不錯了。”朱翊鈞十分不樂意的說道,倭國它不配,要它白銀是給它面子,讓它盡孝!給它個盡孝的機會它要學會感恩!
“不是給倭國用,給呂宋用,仍然是海外通行寶鈔。”王國光趕忙說道,給倭國的紙鈔足足有一萬萬貫能用很久很久了。
“哦,這還差不多。”朱翊鈞聽聞戶部是抱著擴大寶鈔試點的打算,這才認真考慮起來,良幣給倭國用,實在是太浪費了,但給呂宋用正正好。
呂宋也錢荒。
呂宋有銅,而且有11座之多的大銅山,但呂宋仍然缺銅,因為呂宋的銅,都給了大明,大明對金銀銅的虹吸效應實在是太強了,強到遠在泰西的兩牙都被大明吸收白銀。
大明錢荒,在商品優勢下,呂宋的貴金屬都會流入大明,即便是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大英,和韃清貿易,都長期處於貿易逆差的狀態,白銀向韃清流入。
“大票害民,面值不宜大約100文。”朱翊鈞對呂宋鈔法做出了具體的指示,面值不宜過大,面值大意味著鑄幣稅收的多,呂宋正在向郡縣化方向發展,過高的鑄幣稅,就是朘剝,是敲骨吸髓。
朱翊鈞給定了100文的面值,而不是一貫,少量的不易仿製的良幣紙鈔有利於經濟發展,這是在倭國已經實踐過的道理,但大量的、無序的、粗製濫造的劣幣,對經濟的破壞是致命的。
“要有準備金,呂宋的鈔法必須是可兌現貨幣,最好是白銀和赤銅。”朱翊鈞進一步做出了限制,不能弄成大明寶鈔那種糜爛的樣子,否則大明想要推行腹地通行寶鈔就會千難萬難。
呂宋和倭國在大明朝廷,政治地位和待遇完全不同,甚至是天差地別的。大明可以用不可兌現貨幣對倭國進行殘忍朘剝,但對呂宋如此,就是把呂宋越推越遠。
至於錨定物,呂宋不缺,廣州市舶司和月港市舶司每年都有大量的商舶前往,貨物極為充足。
之前是呂宋的銅料入明,折為通寶和御製銀幣,呂宋不帶走這些貨幣而是在市舶司換成貨物返回呂宋。
現在多了一個選擇,就是也可以換成大明海外通行寶鈔返回呂宋。
和倭國的劣幣不同,朝廷給長崎總督府的寶鈔,都是以萬萬為單位,對倭國是否能夠接受這麼多的寶鈔根本不在意,對倭人的死活不管不顧。
但呂宋換鈔是有準備金的,還要錨定物,朝廷絕不能說寶鈔不是貨幣,否則呂宋必然離心離德,同樣限制呂宋流通寶鈔的流通數量,從源頭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