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誰為萬民奔波,誰為萬民之王(第2頁)
陳成毅帶著李佑恭站在礦山之前,開口說道:“老匠人們,憑經驗識別地勢、地貌、找到苗引,據苗引找礦。”
尋找苗引,在這一行叫尋龍,就是尋找礦脈的大龍,畫風大概就是類似於: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如有八重險,不出陰陽八卦形。
-->>
當然實際上找苗引是個很難很難的地質學問題,陳成毅已經在總結尋苗引的辦法,地勢地貌,土壤的構成等等,將經驗進行總結,最後形成能夠傳授給他人的技術,就是陳成毅這個舉人要做的事兒。
“找到了苗引,沿苗脈鑿硐,硐內再分類。主要是斜巷入山,深者長達數里,逐級開採。硐內用木架鑲頂,有時候也會用石灰鋼柱鑲頂,防止塌陷,通風用的是風櫃,一種往復式的大風箱,如果是長巷,就是超過百步的礦洞,就需要另造風井,井口嵌踏,若是有沁水,可以爬出。”
“排水用的唧筒,一條數里長巷有水龍百餘,用工千餘人。”
陳成毅介紹著銅廠採礦的諸多設備,支撐、通風、緊急疏散出口、排水等等,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夜以繼日的開山挖洞。
而下井則是僱傭的土著,不是從中原遷徙來的歷代漢民,而是當地的土著,因為他們的個頭更加矮小,用工成本低廉,這下窯是個辛苦活,全靠人力開鑿,用麻袋和吊筐把銅料背出來,條件極為惡劣,若遇到積水、崩塌,死者廣眾,少則二三十,多則百千餘人。
萬曆六年四月,一條四里深的長巷先是發生了地下水噴湧,隨後塌方開始,一百多個窯民永遠埋在了礦井之中。
“礦山的經驗,都是需要命去累積的,尤其是井下。”陳成毅十分平靜的說出了一番殘忍的話,採礦技術的進步,由當地土著承擔代價,貢獻自己的生命去累積經驗。
這很殘忍,也很現實,陳成毅見得多了,從開始有些於心不忍,到後來變得冷眼旁觀,大明的王化相比較泰西的確溫和,可也是溫和一些,並不是不殘忍,至少大明官辦的窯廠,按時按量發錢,從不拖欠。
“預計明年,可以產銅六百四十萬斤。”陳成毅沒有帶大璫深入礦山,他們還要參觀鍊銅廠,一邊走一邊彙報了明年的預計產量。
“赤銅?”李佑恭眉頭緊皺的問道,銅料六百四十萬斤也就罷了,如果是赤銅,這個地方,大明是決計不能放棄的!
大明皇帝、大明太傅、大明戶部,個頂個都是尚節儉的主兒,那恨不得一文錢掰成八瓣兒花!
無他,窮怕了。
陳成毅非常肯定的說道:“赤銅,明年預計可產銅料可以鑄八億萬歷通寶,已經超過了滇銅的產量。”
雲南的銅,運輸不便,而離港口只有三十里地的銅祥鎮,顯然更具有運輸優勢,這就是開海的意義所在,大明缺金少銀無銅,大明福建河南的銀山,一年還能煉十萬兩的銀子,但是滇銅一年都生產不了等價的赤銅。
八億通寶等於八十萬貫,官方匯率等於八十萬銀幣,可是按照民間的匯率而言,這八億銅錢可以換到一百一十五萬銀幣。
大明寶源局是一銀等於一千銅錢,而民間一銀等於七百銅錢,之所以會有這種匯差,自然是因為大明獲銅的絕對數量,遠低於獲得白銀,大明的白銀現在一年能流入四百萬銀到六百萬銀,主要來自於泰西和倭國,可是銅的出產,全靠滇銅。
有些人就賺這個錢,用銀錠換成銅錢,到民間換成散碎銀兩,把收上來的雜色銀,煉成金花銀,再到寶源局換成銅錢,完成這個循環,這個買賣,是特權階級將自己特權變現的一個新路子,但凡是能換到銅錢的,只有朝裡那些個勢要豪右了。
大明皇帝並不禁止這種買賣,因為將散碎銀兩變成了銀幣,這個過程是有利於大明貨幣政策的。
兩宋的錢引、交子、會子、元代和大明的寶鈔,無不證明了當下的社會存在,鈔法並不適合大規模推行,而錢法的推行,受限於銅料和銀料的輸入,將民間的散碎銀兩收集鍛造,這種事朝廷沒有那麼多的人力物力去完成。
民間的散碎銀兩,可不僅僅是百姓手裡那點銀裸子,還有鄉賢地主埋在豬圈裡的白銀,這是回收再利用,更是銀礦,不過-->>
是人礦罷了。
根據戶部尚書王國光的估計,從唐朝設立市舶司,到大明萬曆年間,至少有一億兩白銀流入大明,如果能將這批銀子流動起來,大明的錢荒,能得到有力的緩解。
這一切能夠成立,是大明的銅錢數量要足夠多,銅錢的數量直接決定了大明開採人礦的效率。
滇銅在迅猛發展的同時,呂宋的銅礦也毫不遜色。
“後年預計能達到一千二百萬斤赤銅,也就是十六億銅錢。”陳成毅看著銅山和銅祥鎮,說出了一個數字。
“這麼多?”李佑恭瞪大了眼睛,這怎麼就一年翻一倍?他可是代表皇帝來,陳成毅可不能胡說,如果無法達成,那就是欺君之罪,陳成毅擔待不起這個罪名。
陳成毅其實已經非常保守了,他提出了明年八億、後年十六億的生產目標,是有巨大的冗餘,除非殷正茂不敵紅毛番,被紅毛番攻破了馬尼拉,否則這個產量他一定能達成,而且大大的超出。
“陛下的投資到了,這總得投桃報李不是?”陳成毅笑容滿面的說道。
大明皇帝一共在這裡投資了一百五十萬銀,用於銅礦的擴大生產,本來大明皇帝的想法是間接投資,借錢吃利息,利息也不高,一年四釐,就是年化4%,不過分干涉呂宋總督府的運行。
但是殷正茂上奏說還是直接投資的好,這是大明皇帝的經濟羈縻,羈縻也是羈絆,是加強大明和呂宋之間那根看不見的繩索。
殷正茂恨不得大明皇帝把2010萬銀,全都投在呂宋,那呂宋就成了皇帝的私產了。
一百五十萬銀的投資,只是讓陳成毅信心十足的原因之一,而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產業匠人已經培養成熟,探索苗引的速度已經超過了開採速度,一個支柱產業正在成型。
眾人說著話,就到了如火如荼的鍊銅官廠,這裡的匠人多數都是漢人,而不是當地的土著,銅料不值錢,赤銅才是錢,掌握了核心技術的還是大明人,這才讓殷正茂安心。
漢人,是呂宋總督府能夠佔據統治階級的基本盤,對此殷正茂再清楚不過。
銅爐分為超大型的一丈五尺,和大型的八尺爐,中型的七尺爐,中型、大型、超大型,三個規格的工場,熱火朝天,赤道的豔陽,在這些銅爐面前,也要失色幾分,還未靠近就熱浪滾滾。
“為什麼是中型、大型、超大型呢?”李佑恭略顯奇怪的問道。
“還有一種小型爐,五尺高,前幾日才棄置不用。”陳成毅趕忙解釋道,他不是在考驗大璫的耐心,就只是技術升級,規格還沒有馬上更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