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二百六十八章 論跡不論心(第3頁)
而戚繼光送了三個海拉爾入京,這是去年在羊毛貿易之後,投靠大明朝的北虜部落獻上的,模樣很是周正,不送,這些部落反而是心有慼慼,戚繼光把這三個海拉爾,也就是草原上的明珠送到京師,反而能安北虜的心。
朱翊鈞照單全收,而後打包送給皇叔以表親親之誼。
“陛下,再送,世子妃要生氣了。”馮保看著這十五個人的名單,這哪裡是女人啊,這分明是妖精,朱載堉就是鐵打的,哪也受不住才是。
朱載堉一共有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跟著世子妃來到了京城,現在住在皇家格物院的王府裡,和皇帝的行宮是正對門,那是皇帝專門給朱載堉修的德王府。
德王系已經讓出了王號,但是朱載堉並沒有封王,他是鄭王世子,鄭王還未曾薨逝,朱載堉作為人子就不便另封,朱載堉是大明唯一一個嫡子拒絕承襲王位,最後將王位讓出的世子,現在,也是大明唯一一個有兩個王號等待承襲的世子。
朱載堉就是這麼特殊。
朱載堉在自然科學領域的影響,已經是無冕之王了。
最近朱載堉相繼發現了水的循環,蒸發、液化、凝固、汽化、昇華、凝華的放熱和吸熱,以及弄明白了風的成因,就這一個問題,就堪稱大明的風伯了,這還是朱載堉在自然科學領域的一個成就。
“世子妃上次就到太后那裡告狀了。”馮保小心的提醒著陛下,表達親親之誼可以換種方式,這一直送女人,皇叔頂不住,世子妃也頂不住不是?
“啊,朕知道了,等鏐兒成丁了,朕都送他,鏐兒還沒長大之前,就暫時委屈一下皇叔吧。”朱翊鈞選擇了一意孤行。
“陛下,次輔在廣寒殿外求見。”一個小黃門匆匆的走了進來,俯首稟報著。
朱翊鈞放下了奏疏說道:“宣。”
“臣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王崇古走進了廣寒殿的暖閣裡,長揖參見。
“朕安,次輔免禮,快坐,快坐。”朱翊鈞示意馮保幫王崇古摘掉了鶴氅掛在一旁,示意王崇古坐下說話,暖閣是個火炕,坐的位置在皇帝小案几的對面。
“次輔這件鶴氅還是萬曆三年朕賜下的吧,這都久了,張大伴,去取一件新的。”朱翊鈞看著那件鶴氅,隨口說道,那時候廷臣裡只有張翰沒有鶴氅,很快張翰就離朝了。
這大氅這麼久了,確實是舊了些。
“臣愧不敢當,愧不敢當。”王崇古一聽,趕忙是謝恩推辭,這鶴氅對他的意義極為重要,甚至在他看來,這就是福氣的象徵,披著就心安。
新鶴氅有了飛魚紋,比張居正的蟒紋還要低一檔,蟒紋其實就是龍紋,蟒紋四爪、龍紋五爪,蟒,王蛇也,蟒紋是不能隨便賜的,朱翊鈞至今也只賜給過張居正和戚繼光二人。
“就是次輔專門搞出來的大碗茶和大碗涼茶,朕都得替百姓和窮民苦力謝謝次輔的大恩大德啊,這可是好物,解刳院的大醫官李時珍對朕說,這人在炎熱的時候,若是不補糖、不補鹽、不補水,再入工場,很容易暈厥,一頭栽倒那池子裡,怕就是人命一條,次輔不用推辭。”朱翊鈞說明了自己賜下飛魚紋鶴氅的緣故。
生民之物,值得恩賞。
“臣也是怕那些個言官嘮叨,去年死了三個人,臣真的是滿腦門的官司。”王崇古見陛下說的認真,還是解釋了下自己的出發點,他真的怕那些個言官的嘴,因為他渾身都是漏洞,犯一點錯,之前那些事,都要被翻出來說一遍。
“甭管為什麼,做事,論跡不論心。”朱翊鈞笑著和王崇古說著閒話。
“臣這次請見,是皇宮鼎建大工已經告成,臣來請旨拆除圍牆,後日,請陛下前往查驗。”王崇古說明了自己的來意,皇帝的家,王崇古給修好了,請皇帝查驗。
“這麼快?”朱翊鈞還以為還要幾天的時間,沒想到已經完成了。
“快的原因是不用從南方運木頭,也不用從蘇州運金磚,所以就會快,都是在西山官廠燒建,所以才會這麼快,有銀子就快,沒銀子就慢。”王崇古笑著說道,皇宮鼎建大工,一直是他心頭的一個大事,現在這件事終於落地了,他也輕鬆了幾分。
承建的幾件大事,他都辦得極好,皇家格物院、德王府、格物院行宮、佛塔、皇宮,都是如期交付,而且質量極好。
“朕還是覺得這西苑廣寒殿蠻好的,這裡住的舒服。”朱翊鈞看了看這暖閣,這住了一年多,已經習慣了,就不想再搬回去了,王錫爵的那個十畝的大豪宅,就沒有家的味道,皇宮也是同理,偌大的皇宮,更像是個富麗堂皇的牢房。
朱翊鈞這話,其實正好說到了王崇古為何要快速營建皇宮的原因上。
皇帝大婚難不成也要在西苑進行?那打的是大明臣子的臉。
道爺在西苑住了二十五年,也是大明急速滑落的二十五年,這地方,朝臣們都有了心理陰影了,萬一皇帝選擇在這裡擺爛,大明就真的爛到不能收拾的地步了。
“講武學堂十月已經建好,明年開,春就能如期招納庶弁將了。”王崇古選擇避而不談,說起了講武學堂的事兒。
俞大猷對大明戎事的貢獻極大,他是松江水師的奠基人,同樣也是海防巡檢的建立者,現在,講武學堂在俞大猷的手中成立。
俞大猷或許不如戚繼光那麼的耀眼,但他默默無聞的貢獻,朱翊鈞都記在心裡。
“那就後日吧。”朱翊鈞應承了王崇古,略顯無奈的說道:“次輔,緹帥追查西山襲殺大案,一直苦無線索,次輔以為是何人所為?”
“臣誠不知,臣只知道,非臣所為。”王崇古直接就嚇懵了,直接一個滑跪,就跪在了地上,俯首貼耳的說道。
王崇古這個態度嚇了朱翊鈞一跳,而後便明白了,這個案子為何大明朝臣們全都忌諱莫深,不敢談起。
從西山襲殺案發生,已經過去了五個月的時間,愣是沒有一個朝臣上奏說此事,這案子,真的不能提,不能看,不能關注,甚至要當做不知道,誰閒來無事,會拿自己的九族開玩笑?
張四維大火焚宮,連帶著他的同黨,死了728人,這可是結結實實的人頭,每一個都掛在了通惠河畔,旗杆之下的石碑銘刻著他們的罪行。
而且這次陛下比上次大火焚宮還要生氣,上一次皇帝還等戚帥凱旋,這次連等戚繼光京營回京都等不及了。
這真的是一個碰都不能碰的話題。
所以皇帝說起此事,王崇古下意識的以為皇帝在懷疑他,立刻就跪了,他好不容易才從張四維的案子裡擺脫出來,完全是應激反應了。
“起來說話。”朱翊鈞並不懷疑王崇古,他就是想問問王崇古的意見。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啊,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
朱翊鈞照單全收,而後打包送給皇叔以表親親之誼。
“陛下,再送,世子妃要生氣了。”馮保看著這十五個人的名單,這哪裡是女人啊,這分明是妖精,朱載堉就是鐵打的,哪也受不住才是。
朱載堉一共有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跟著世子妃來到了京城,現在住在皇家格物院的王府裡,和皇帝的行宮是正對門,那是皇帝專門給朱載堉修的德王府。
德王系已經讓出了王號,但是朱載堉並沒有封王,他是鄭王世子,鄭王還未曾薨逝,朱載堉作為人子就不便另封,朱載堉是大明唯一一個嫡子拒絕承襲王位,最後將王位讓出的世子,現在,也是大明唯一一個有兩個王號等待承襲的世子。
朱載堉就是這麼特殊。
朱載堉在自然科學領域的影響,已經是無冕之王了。
最近朱載堉相繼發現了水的循環,蒸發、液化、凝固、汽化、昇華、凝華的放熱和吸熱,以及弄明白了風的成因,就這一個問題,就堪稱大明的風伯了,這還是朱載堉在自然科學領域的一個成就。
“世子妃上次就到太后那裡告狀了。”馮保小心的提醒著陛下,表達親親之誼可以換種方式,這一直送女人,皇叔頂不住,世子妃也頂不住不是?
“啊,朕知道了,等鏐兒成丁了,朕都送他,鏐兒還沒長大之前,就暫時委屈一下皇叔吧。”朱翊鈞選擇了一意孤行。
“陛下,次輔在廣寒殿外求見。”一個小黃門匆匆的走了進來,俯首稟報著。
朱翊鈞放下了奏疏說道:“宣。”
“臣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王崇古走進了廣寒殿的暖閣裡,長揖參見。
“朕安,次輔免禮,快坐,快坐。”朱翊鈞示意馮保幫王崇古摘掉了鶴氅掛在一旁,示意王崇古坐下說話,暖閣是個火炕,坐的位置在皇帝小案几的對面。
“次輔這件鶴氅還是萬曆三年朕賜下的吧,這都久了,張大伴,去取一件新的。”朱翊鈞看著那件鶴氅,隨口說道,那時候廷臣裡只有張翰沒有鶴氅,很快張翰就離朝了。
這大氅這麼久了,確實是舊了些。
“臣愧不敢當,愧不敢當。”王崇古一聽,趕忙是謝恩推辭,這鶴氅對他的意義極為重要,甚至在他看來,這就是福氣的象徵,披著就心安。
新鶴氅有了飛魚紋,比張居正的蟒紋還要低一檔,蟒紋其實就是龍紋,蟒紋四爪、龍紋五爪,蟒,王蛇也,蟒紋是不能隨便賜的,朱翊鈞至今也只賜給過張居正和戚繼光二人。
“就是次輔專門搞出來的大碗茶和大碗涼茶,朕都得替百姓和窮民苦力謝謝次輔的大恩大德啊,這可是好物,解刳院的大醫官李時珍對朕說,這人在炎熱的時候,若是不補糖、不補鹽、不補水,再入工場,很容易暈厥,一頭栽倒那池子裡,怕就是人命一條,次輔不用推辭。”朱翊鈞說明了自己賜下飛魚紋鶴氅的緣故。
生民之物,值得恩賞。
“臣也是怕那些個言官嘮叨,去年死了三個人,臣真的是滿腦門的官司。”王崇古見陛下說的認真,還是解釋了下自己的出發點,他真的怕那些個言官的嘴,因為他渾身都是漏洞,犯一點錯,之前那些事,都要被翻出來說一遍。
“甭管為什麼,做事,論跡不論心。”朱翊鈞笑著和王崇古說著閒話。
“臣這次請見,是皇宮鼎建大工已經告成,臣來請旨拆除圍牆,後日,請陛下前往查驗。”王崇古說明了自己的來意,皇帝的家,王崇古給修好了,請皇帝查驗。
“這麼快?”朱翊鈞還以為還要幾天的時間,沒想到已經完成了。
“快的原因是不用從南方運木頭,也不用從蘇州運金磚,所以就會快,都是在西山官廠燒建,所以才會這麼快,有銀子就快,沒銀子就慢。”王崇古笑著說道,皇宮鼎建大工,一直是他心頭的一個大事,現在這件事終於落地了,他也輕鬆了幾分。
承建的幾件大事,他都辦得極好,皇家格物院、德王府、格物院行宮、佛塔、皇宮,都是如期交付,而且質量極好。
“朕還是覺得這西苑廣寒殿蠻好的,這裡住的舒服。”朱翊鈞看了看這暖閣,這住了一年多,已經習慣了,就不想再搬回去了,王錫爵的那個十畝的大豪宅,就沒有家的味道,皇宮也是同理,偌大的皇宮,更像是個富麗堂皇的牢房。
朱翊鈞這話,其實正好說到了王崇古為何要快速營建皇宮的原因上。
皇帝大婚難不成也要在西苑進行?那打的是大明臣子的臉。
道爺在西苑住了二十五年,也是大明急速滑落的二十五年,這地方,朝臣們都有了心理陰影了,萬一皇帝選擇在這裡擺爛,大明就真的爛到不能收拾的地步了。
“講武學堂十月已經建好,明年開,春就能如期招納庶弁將了。”王崇古選擇避而不談,說起了講武學堂的事兒。
俞大猷對大明戎事的貢獻極大,他是松江水師的奠基人,同樣也是海防巡檢的建立者,現在,講武學堂在俞大猷的手中成立。
俞大猷或許不如戚繼光那麼的耀眼,但他默默無聞的貢獻,朱翊鈞都記在心裡。
“那就後日吧。”朱翊鈞應承了王崇古,略顯無奈的說道:“次輔,緹帥追查西山襲殺大案,一直苦無線索,次輔以為是何人所為?”
“臣誠不知,臣只知道,非臣所為。”王崇古直接就嚇懵了,直接一個滑跪,就跪在了地上,俯首貼耳的說道。
王崇古這個態度嚇了朱翊鈞一跳,而後便明白了,這個案子為何大明朝臣們全都忌諱莫深,不敢談起。
從西山襲殺案發生,已經過去了五個月的時間,愣是沒有一個朝臣上奏說此事,這案子,真的不能提,不能看,不能關注,甚至要當做不知道,誰閒來無事,會拿自己的九族開玩笑?
張四維大火焚宮,連帶著他的同黨,死了728人,這可是結結實實的人頭,每一個都掛在了通惠河畔,旗杆之下的石碑銘刻著他們的罪行。
而且這次陛下比上次大火焚宮還要生氣,上一次皇帝還等戚帥凱旋,這次連等戚繼光京營回京都等不及了。
這真的是一個碰都不能碰的話題。
所以皇帝說起此事,王崇古下意識的以為皇帝在懷疑他,立刻就跪了,他好不容易才從張四維的案子裡擺脫出來,完全是應激反應了。
“起來說話。”朱翊鈞並不懷疑王崇古,他就是想問問王崇古的意見。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啊,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