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3頁)
“你從未反思自己的過錯,所以你才這樣一錯再錯。”
“你最大的錯誤,是在織田信長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時,你卻選擇了背後向他刺了一刀。”
“織田信長幫你上洛,讓你恢復了幕府將軍的位置,即便是有所薄待,你都不應該背刺,這讓倭國諸多大名如何看待你?”
“毛利輝元一定會想:如果他幫你再次上洛,且不說能不能對付天下布武的織田信長,就是真的成功回到了京畿,你要是再背刺毛利家,毛利家如何自處?”
“所以啊,你當時不該背刺信長的。”
“如果當時我不這麼做,他就會殺死我。”足利義昭不認為今天的處境,是自己的問題,是織田信長不夠忠誠!
徐渭看著足利義昭再次搖了搖頭說道:“你現在還活著,他也就只能將你驅逐罷了,哪裡能殺你呢?即便是恨的後槽牙都咬碎了,仍然殺不得,因為殺了你,他要承受太多的非議,所以只能將你流放。”
對於足利義昭的背叛,織田信長心中應該是有著濃郁的恨意,但是在大事未定的情況下,他也只能如此草草了事。
第三次織田信長包圍網遲遲無法組建,完全是因為足利義昭個人失去了號召力,他這個室町幕府將軍,從離開京都的那一天,就已經政治性死亡了。
足利義昭不敢反駁大明使者,而且他終於明白了毛利家為何那般猶豫了,明明和織田家是生存之爭,但是毛利家仍然不想徹底的撕破臉。
毛利家不是奢求織田信長憐憫,而是不願意跟足利義昭合作罷了。
足利義昭這個討飯王,還是個背信棄義的小人。
“那我應該怎麼做?”足利義昭跪在地上,沉默了許久,才大聲的問道。
“從今天起,什麼都不問,什麼都不說,好好的在唐館生活吧,其他的交給我來做,把你的倭國國王印信給我。”徐渭圖窮匕見,說明了自己的真正意圖,他看上了足利義昭手中那枚金印。
那是大明皇帝賞賜給室町幕府的印信,使用至今。
從漢朝起,大明就開始冊封倭國國王,一直到明朝,萬曆二十年,大明皇帝敕諭日本國王平秀吉(豐臣秀吉),同時冊封了都督僉事八人,冊封倭國禪師一人,都指揮使一人。
在法理上,倭國其實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附屬國,至少大明大明朝萬曆年間,一直如此。
而倭國國王金印,就是徐渭把人接過來的主要原因。
“你不會用這個東西,交給我好了。”徐渭看足利義昭仍然不肯答應,嗤笑了一聲說道:“你真的不肯給我嗎?那我問大明朝廷再要一個好了。”
徐渭摸出了一枚銅印,這枚印綬是大明皇帝冊封他為長崎總督的印綬,足利義昭不肯給,徐渭真的好意思舔著臉跟朝廷要,而且小皇帝很有可能給他一個。
因為大明皇帝並不是很在意倭國的困苦,大明皇帝只是需要白銀,大明朝廷發動平倭,不過是為了白銀更加穩定的輸入,至於倭國人的死活,大明根本不管,因為皇帝不在乎。
日本國王的那枚金印,還不如徐渭手中的這枚官印,這枚銅印,徐渭可以調動海驛往朝廷送塘報、奏疏,但拿著那枚金印,只能遣使到大明,經過冗長的時間,才能見到禮部諸官,能見到皇帝的概率微乎其微。
徐渭索要那枚金印,不過是為了方便辦事而已。
徐渭看足利義昭仍然堅持,放棄了索要,對著孫克毅說道:“算了,用蘿蔔刻一個吧。”
“啊?用蘿蔔刻一個?”孫克毅猛地瞪大了眼睛,看著自己的先生,驚駭無比的說道。
“蘿蔔確實不大容易留存,用石塊刻一個吧,能用就行。”徐渭深思熟慮之後,決定換一種材料,用石頭,存在的時間更長。
孫克毅呆呆的說道:“這是用什麼刻的問題嗎?”
私刻者死。
徐渭理所當然的說道:“你覺得陛下會怪罪咱們私刻印綬之事嗎?反正這個日本國王已經有名無實了。”
“那倒不會。”孫克毅還是很相信大明朝廷的這種靈活性。
尤其是陛下的靈活性,為了聚斂興利,陛下連犯下了僭越之罪的王崇古都留在身邊做事,在海外私刻印綬罷了,小事兒。
“那就這樣,送將軍休息。”徐渭揮了揮手,示意麻錦把人給送出去。
足利義昭呆滯的看著徐渭,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來自天朝上國的大明天使,能夠這麼的無恥!索要印綬,索要不得,就直接私刻,這是道德至上的大明朝來的使者嗎?
徐渭從自己被押入了天牢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拋棄了所有的道德,因為有道德,只會像胡宗憲瘐那般瘐死牢中。
無恥?沒有道德而已。
在朝廷當官看道德水平,出海當官要是還看道德水平,那徐渭不是白白出海了嗎?
孫克毅再一次見識到了徐渭的無恥和他的算計。
徐渭這個私刻印綬也是個假消息,釋放了對足利義昭不在意的信號,而接受信號的不是足利義昭這個將軍,而是跟隨足利義昭的近臣、隨扈。
足利義昭個人並不想交出印信,但是跟隨他細川輝經、上野秀政、畠山昭賢等等近臣,在第二天還是把金印送到了徐渭的手裡。
足利義昭被完全拋棄,則這些個近臣也就會失去最後的機會。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更遑論不是夫妻呢?
金印很小,大約只有大拇指頭肚那般大小,但是有了這個,就可以做事了。
“以足利義昭的名義,讓九州島大友氏、伊東氏、相良氏、島津氏、龍造寺氏等各家遣使來長崎,共商大事。”徐渭對這金印不是很在意,隨手就交給了孫克毅,讓孫克毅去召集九州島大名。
“那毛利家呢,是否邀請?”孫克毅記下了這些名單,這都是九州島上的大名,而毛利藩在本州島上,就隔著一個狹窄的海峽。
“我來親自給毛利輝元寫信吧。”徐渭思索了一番做了決定,他不打算用室町幕府的名義邀請毛利家,而是以長崎總督的身份,這樣毛利家就可以避免和織田家立刻展開衝突,即便是雙方已經水火難容。
徐渭在書信裡盛情邀請了毛利家遣使來到長崎,共襄長崎幕府的成立,同時也講明白了自己的看法,毛利家值得遣使過來一趟。
在信件中,徐渭展望了一下毛利家和織田家的戰爭,最後的結果並不美妙。
織田信長的作戰從來都是不擇手段的,毛利家的領地內也有叛徒,比如浦上氏。
本來就在武力上略遜織田信長的毛利家,在有內鬼的情況下已經是難上加難了,如果織田信長再派遣使者前來九州島,說服了九州島的大名,對著毛利家的背後來上那麼一刀,陷入了兩面夾擊之下的毛利家必敗無疑。
織田信長從東向西,而九州島大名從南到北,這就是兩面夾擊,毛利家就是再能打,也只有跳海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毛利輝元收到了徐渭的書信後,果然派遣了使者,讓自己的養子毛利秀元,前來參加這次的長崎幕府的建立。
經過了長達兩個月的籌備之後,長崎幕府成立的會盟,終於如期開始了。
“失敗者聯盟。”孫克毅看著來訪之人,搖頭說道。
來參加這次會盟的,全都是織田信長的手下敗將,這群人在正面無法擊潰織田信長,就自然而然的訴諸於陰謀詭計。
用蘿蔔刻個倭國國王的印綬,也是有效力的,只要大明朝廷肯認,因為室町幕府手裡的那枚印綬,是大明賞賜的。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
“你最大的錯誤,是在織田信長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時,你卻選擇了背後向他刺了一刀。”
“織田信長幫你上洛,讓你恢復了幕府將軍的位置,即便是有所薄待,你都不應該背刺,這讓倭國諸多大名如何看待你?”
“毛利輝元一定會想:如果他幫你再次上洛,且不說能不能對付天下布武的織田信長,就是真的成功回到了京畿,你要是再背刺毛利家,毛利家如何自處?”
“所以啊,你當時不該背刺信長的。”
“如果當時我不這麼做,他就會殺死我。”足利義昭不認為今天的處境,是自己的問題,是織田信長不夠忠誠!
徐渭看著足利義昭再次搖了搖頭說道:“你現在還活著,他也就只能將你驅逐罷了,哪裡能殺你呢?即便是恨的後槽牙都咬碎了,仍然殺不得,因為殺了你,他要承受太多的非議,所以只能將你流放。”
對於足利義昭的背叛,織田信長心中應該是有著濃郁的恨意,但是在大事未定的情況下,他也只能如此草草了事。
第三次織田信長包圍網遲遲無法組建,完全是因為足利義昭個人失去了號召力,他這個室町幕府將軍,從離開京都的那一天,就已經政治性死亡了。
足利義昭不敢反駁大明使者,而且他終於明白了毛利家為何那般猶豫了,明明和織田家是生存之爭,但是毛利家仍然不想徹底的撕破臉。
毛利家不是奢求織田信長憐憫,而是不願意跟足利義昭合作罷了。
足利義昭這個討飯王,還是個背信棄義的小人。
“那我應該怎麼做?”足利義昭跪在地上,沉默了許久,才大聲的問道。
“從今天起,什麼都不問,什麼都不說,好好的在唐館生活吧,其他的交給我來做,把你的倭國國王印信給我。”徐渭圖窮匕見,說明了自己的真正意圖,他看上了足利義昭手中那枚金印。
那是大明皇帝賞賜給室町幕府的印信,使用至今。
從漢朝起,大明就開始冊封倭國國王,一直到明朝,萬曆二十年,大明皇帝敕諭日本國王平秀吉(豐臣秀吉),同時冊封了都督僉事八人,冊封倭國禪師一人,都指揮使一人。
在法理上,倭國其實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附屬國,至少大明大明朝萬曆年間,一直如此。
而倭國國王金印,就是徐渭把人接過來的主要原因。
“你不會用這個東西,交給我好了。”徐渭看足利義昭仍然不肯答應,嗤笑了一聲說道:“你真的不肯給我嗎?那我問大明朝廷再要一個好了。”
徐渭摸出了一枚銅印,這枚印綬是大明皇帝冊封他為長崎總督的印綬,足利義昭不肯給,徐渭真的好意思舔著臉跟朝廷要,而且小皇帝很有可能給他一個。
因為大明皇帝並不是很在意倭國的困苦,大明皇帝只是需要白銀,大明朝廷發動平倭,不過是為了白銀更加穩定的輸入,至於倭國人的死活,大明根本不管,因為皇帝不在乎。
日本國王的那枚金印,還不如徐渭手中的這枚官印,這枚銅印,徐渭可以調動海驛往朝廷送塘報、奏疏,但拿著那枚金印,只能遣使到大明,經過冗長的時間,才能見到禮部諸官,能見到皇帝的概率微乎其微。
徐渭索要那枚金印,不過是為了方便辦事而已。
徐渭看足利義昭仍然堅持,放棄了索要,對著孫克毅說道:“算了,用蘿蔔刻一個吧。”
“啊?用蘿蔔刻一個?”孫克毅猛地瞪大了眼睛,看著自己的先生,驚駭無比的說道。
“蘿蔔確實不大容易留存,用石塊刻一個吧,能用就行。”徐渭深思熟慮之後,決定換一種材料,用石頭,存在的時間更長。
孫克毅呆呆的說道:“這是用什麼刻的問題嗎?”
私刻者死。
徐渭理所當然的說道:“你覺得陛下會怪罪咱們私刻印綬之事嗎?反正這個日本國王已經有名無實了。”
“那倒不會。”孫克毅還是很相信大明朝廷的這種靈活性。
尤其是陛下的靈活性,為了聚斂興利,陛下連犯下了僭越之罪的王崇古都留在身邊做事,在海外私刻印綬罷了,小事兒。
“那就這樣,送將軍休息。”徐渭揮了揮手,示意麻錦把人給送出去。
足利義昭呆滯的看著徐渭,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來自天朝上國的大明天使,能夠這麼的無恥!索要印綬,索要不得,就直接私刻,這是道德至上的大明朝來的使者嗎?
徐渭從自己被押入了天牢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拋棄了所有的道德,因為有道德,只會像胡宗憲瘐那般瘐死牢中。
無恥?沒有道德而已。
在朝廷當官看道德水平,出海當官要是還看道德水平,那徐渭不是白白出海了嗎?
孫克毅再一次見識到了徐渭的無恥和他的算計。
徐渭這個私刻印綬也是個假消息,釋放了對足利義昭不在意的信號,而接受信號的不是足利義昭這個將軍,而是跟隨足利義昭的近臣、隨扈。
足利義昭個人並不想交出印信,但是跟隨他細川輝經、上野秀政、畠山昭賢等等近臣,在第二天還是把金印送到了徐渭的手裡。
足利義昭被完全拋棄,則這些個近臣也就會失去最後的機會。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更遑論不是夫妻呢?
金印很小,大約只有大拇指頭肚那般大小,但是有了這個,就可以做事了。
“以足利義昭的名義,讓九州島大友氏、伊東氏、相良氏、島津氏、龍造寺氏等各家遣使來長崎,共商大事。”徐渭對這金印不是很在意,隨手就交給了孫克毅,讓孫克毅去召集九州島大名。
“那毛利家呢,是否邀請?”孫克毅記下了這些名單,這都是九州島上的大名,而毛利藩在本州島上,就隔著一個狹窄的海峽。
“我來親自給毛利輝元寫信吧。”徐渭思索了一番做了決定,他不打算用室町幕府的名義邀請毛利家,而是以長崎總督的身份,這樣毛利家就可以避免和織田家立刻展開衝突,即便是雙方已經水火難容。
徐渭在書信裡盛情邀請了毛利家遣使來到長崎,共襄長崎幕府的成立,同時也講明白了自己的看法,毛利家值得遣使過來一趟。
在信件中,徐渭展望了一下毛利家和織田家的戰爭,最後的結果並不美妙。
織田信長的作戰從來都是不擇手段的,毛利家的領地內也有叛徒,比如浦上氏。
本來就在武力上略遜織田信長的毛利家,在有內鬼的情況下已經是難上加難了,如果織田信長再派遣使者前來九州島,說服了九州島的大名,對著毛利家的背後來上那麼一刀,陷入了兩面夾擊之下的毛利家必敗無疑。
織田信長從東向西,而九州島大名從南到北,這就是兩面夾擊,毛利家就是再能打,也只有跳海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毛利輝元收到了徐渭的書信後,果然派遣了使者,讓自己的養子毛利秀元,前來參加這次的長崎幕府的建立。
經過了長達兩個月的籌備之後,長崎幕府成立的會盟,終於如期開始了。
“失敗者聯盟。”孫克毅看著來訪之人,搖頭說道。
來參加這次會盟的,全都是織田信長的手下敗將,這群人在正面無法擊潰織田信長,就自然而然的訴諸於陰謀詭計。
用蘿蔔刻個倭國國王的印綬,也是有效力的,只要大明朝廷肯認,因為室町幕府手裡的那枚印綬,是大明賞賜的。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