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加兩百萬銀,湊個三千萬銀預算的整數(第3頁)
在大明邊方,軍兵民的分別其實很小,欠餉和苛責的普遍存在,讓士氣無限趨近於零,作戰的時候,很容易就會腹背受敵,因為在邊方,各個村寨,其實都是土城圩坊,是戰場上極為重要據點、補給和情報來源,人都跑了,百姓離心離德,這種情況作戰,就是必敗。
大明知道用墩臺遠侯刺探敵人情報,俺答汗也派斥候、細作刺探大明虛實。
“這十萬戶奔逃北地的百姓,成為了大明在綏遠的基石。”張居正簡明扼要的彙報了下潘季馴的成功,讓逃離故土的百姓成為當地統治基石。
黎牙實在費利佩面前憤怒的咆哮,根本沒有什麼萬夫一力,黎牙實只看到了一夫萬力,只有一小部分人在努力的讓大明再興,需要百姓的時候,百姓在哪裡?
這其實是黎牙實的問題,在大明需要百姓的時候,百姓就在那裡,百姓也一直在那裡。
“今年計劃再開工兩條馳道,從長安到開封,從長安到嘉峪關。”王崇古作為次輔,彙報了今年的工作計劃,再開工兩條馳道,嘉峪關到開封的馳道,這條馳道一旦貫通,代表著大明重開西域邁出了最重要的、最實質性的一步。
王崇古選擇今年開工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今年年中,在銀幣、萬曆通寶的產量增加到安全線以上的時候,皇帝的內帑就要開始洩洪了,那麼抓緊這個風口,就是馳道開工的最好時間。
馳道非常昂貴,馳道可以掏空陛下的內帑,還讓陛下欠下一屁股債來。
“王次輔,從開封到嘉峪關,過寧夏中衛,總里程超過了3700裡,一里按7500銀計算,最起碼要2800萬銀,這中間還要翻山越嶺,你說的簡單!銀子從哪裡來!”戶部尚書王國光立刻表示了自己的反對。
太貴了。
“萬曆十二年一整年,朝廷滿打滿算才2900萬銀歲收,都給你王次輔修馳道算了!”張學顏也立刻反對了如此長度的馳道修建。
“因為馳道貴,所以才要多修,這樣成本就低了。”王崇古頗為平靜的說道:“馳道貴不只是在馳道修建本身,為了修馳道,進行了很多的技術攻關,比如隧道、比如灘塗,比如架橋,養了無數的五經博士,負責勘測,負責查探,為此大明京師組建了六個工兵團營,河南、山東組建了十二個工兵團營。”
“貴的不只是馳道,還有人,之前河槽改海漕,無數人反對,用陛下的話說,就是百萬漕工衣食所繫。”
“現在,馳道也是如此,綏遠馳道還要兩年竣工,但京開馳道、京密馳道,馬上就要結束了,這麼多人,放哪裡去?”
“大司徒啊,有些錢,不能省。”
“現在省這點銀子,這工兵團營就只能解散,這匠人就只能散去自謀生路,五經博士都失去了用處,大司徒,再想搞,人員要重新招募,技術也要重新論證,甚至是連一些配套馳道的官廠,也要重新設立,這才是花冤枉錢啊。”
王國光立刻大聲的說道:“你就是說破天了,這馳道也不能修,從長安到嘉峪關可以考慮,但從開封到長安段,可以緩一緩,等綏遠馳道修完,再議不遲。”
戶部就是覺得貴,不是說馳道不好,主要是超過2800萬銀的修建費用,讓王國光覺得王崇古瘋了。
“也行,就從長安到嘉峪關。”王崇古眼前一亮,說道:“就從長安到嘉峪關,一里7500銀,多一銀,我就自己想辦法,不用戶部撓頭了。”
“既然要修,就一起修了吧,戶部算算缺多少,內帑補了。”朱翊鈞看兩位廷臣爭來爭去,直接一錘定音。
朱翊鈞內帑到底有多少銀子?根據年末大計,朱翊鈞的內帑有銀幣580萬,白銀2600萬兩,總計超過了3100萬兩白銀,是物理意義上的銀山。
“二位明公也別當著朕的面演了,王次輔是老戲骨了,大司徒可不擅長演戲,不就是看上朕內帑裡的銀子了嗎?”朱翊鈞倒是頗為平靜的說道,王國光是不擅長演戲的,他的臺詞功力了得,但是那眼神一直往月臺上看,就暴露了。
“陛下,開封到嘉峪關的馳道,很有可能會賠錢的。”王國光低聲說道,之所以在討論的時候一直看陛下,就是因為這條馳道在戶部看來,一定會賠錢。
因為這條線路,沿途都是窮鄉僻壤。
馳道不都是賺錢的,比如崇古馳道,京師到山海關就賺錢,但從山海關到遼東都司的遼陽、吉林段,就一直在賠錢,雖然每年的虧損都在收窄,但還是賠錢的。
而嘉峪關到開封,王國光根本看不到盈利的可能,甚至,修好了因為養護的原因,會一直賠下去。
“不,大司徒賬不是這麼算的,只要修出來,就是賺的。”朱翊鈞連連擺手,開始兜售他的生意經,他的生意經非常簡單,修好就是血賺,因為路就在那裡,光是修路的過程,營造的官廠,對於西北地區,就是重要的戰略投資。
戰略投資,是不必刻意追求盈利的。
“出師表有云,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就從成都到長安,1300裡,武侯走了一生都沒走到。”朱翊鈞思索了片刻,更加直接且明確的說道:“大明到西域,重開西域的議題屢次提及,從洪武年間開始,到現在兩百多年了,西域還是未能重開,諸位,這條馳道,就是真的賠了,也要修。”
“難道大明也要走完一生,也走不到西域嗎?”
“陛下聖明。”王國光不再堅持,既然陛下已經清楚的明白了這條馳道可能會賠錢,那還要堅持要修,那就沒什麼再爭執的必要了。
“王次輔,這條馳道,真的能修通嗎?”朱翊鈞說起了自己的擔心,他不擔心賠錢,唯獨擔心這麼長的一條馳道,存在著"敲奇觀時習慣性的俺尋思之力",這修著修著修成了大明笑話,成為皇帝陛下好大喜功的典型證明,那才是貽笑大方。
王崇古俯首說道:“陛下,從重開西域開始之後,這條馳道就已經開始論證了,五經博士都走了兩遍了,臣敢下軍令狀,2800萬銀,多一銀,臣自己去找,實在不行就苦一苦晉商,罵名臣來擔。”
沒錢就去找錢,王崇古已經形成了路徑依賴,他沒錢就會看向晉商。
“不是,朕的意思是,可以適當的加點預算,這樣,朕多拿兩百萬銀出來,湊個整,三千萬銀吧,不夠再加。”朱翊鈞搖頭,他是怕錢不夠用,畢竟路途如此遙遠,路況如此複雜,按一里7500銀做預算,肯定不足。
“啊?”王崇古趕忙俯首說道:“臣叩謝皇恩。”
大明君臣並不知道,此時費利佩二世為了讓大明平息怒火,起運了兩百萬銀的賠償金,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