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酒 作品

第十六章 十錢神(一)(第2頁)

 道士門前的錢袋子就是他放的。

 正忐忑著怎麼突然沒了動靜。

 腦門上忽的捱了一個爆慄。

 禁不住,剛吐出半聲痛呼:

 「唉……」

 後領一緊,彷彿騰雲駕霧。

 再睜眼。

 痛呼成了驚呼。

 「……喲?」

 夜風清涼,院子裡老銀杏的枝葉探進毛絨絨的月亮裡,微微晃動。

 「小泥鰍。」

 聲音伴著熟悉的錢袋落進懷裡。

 扭過頭去。

 短髮的道士與貓兒並排蹲在庭前的石階上,貓兒豎著尾巴,道士揣著手。

 「老實交代,捅了什麼婁子?」……

 錢唐的頑童之間流傳著一種揹著大人們舉行的遊戲——祭神。

 最近的一次舉行在三日前的富貴坊。

 所祭拜的神靈喚作「十錢神」。

 這位神靈十分慷慨,只需信徒奉上十文錢,祂便願意聽取一切願望與訴求。

 神名像是玩笑,神職更像玩笑,當然,祭拜儀式也像玩笑。

 除了作貢品的幾壇酒、幾盤肉,那神臺是石頭搭的,神像是稻草扎的,神牌是泥巴捏的,幡旗是芭蕉葉,紙錢則是樹葉剪成的。

 因著缺香少燭,唯恐氣氛不夠神秘,又拿雜草堆捂了闇火生煙,煙繚霧繞燻得「信眾」直抹眼淚。

 饒是如此。

 何泥鰍仍然穿著法衣——不曉得哪個混小子從家裡偷來的花裙子,頭戴法冠——亂七八糟插滿腦袋的鳥毛,在煙氣瀰漫裡張牙舞爪、連蹦帶跳,頑強地引導著場內二十來個小夥伴完成清壇、請神、獻禮、祈願等一系列步驟。

 動作間,頭上鳥毛亂飛,他覺得自己就像飛進了灶孔裡的掉毛雞,又倒黴又滑稽。可是有什麼好抱怨呢?他既是巫師,又是社首(為祭神組織起的團體叫社,頭領叫社首),這些個花樣本來就是他自己搞出來的。

 好在儀式終於走到了最後一環——送神。

 他挑了個煙燻不到的位置趴下。


 一邊瞄著神臺上的豬頭肉,尋思著哪片最肥,待會兒分祭肉的時候好扒拉進自個兒碗裡。

 一邊唱著最後的送神詞:

 「十錢神上天,十錢神入地,十錢神老爺歸位去。」

 後頭孩子們稀稀拉拉的跟著念:

 「十錢神上天,十錢神入地,十錢神……」

 這時。

 一個胖大小子突兀改口喊道:

 「十錢神老爺愛放屁!」

 厥起腚來噗噗放氣。

 而後嘻嘻笑著,夥同幾個男孩兒衝上「祭壇」,向著豬頭肉伸出了魔爪。

 何泥鰍愣了愣,氣得直跳腳。

 「不能吃,還沒送走十錢老爺,你耍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