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酒 作品

第七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2頁)

 不消片刻。

 人群便離去一空,給李長安留下了一條空蕩蕩的長街,以及一輪噴薄而出的紅日。

 是的。

 斗轉星移之後,便是晝夜更替。

 光暗變換得太快,李長安的眼睛不適應,只得稍稍偏開目光。

 卻詫異瞧見。

 原來不止是方才那一面牆繪著兵將,而是整個長街兩側,每一道牆垣,每一扇門窗,每一根樑柱,都有粉黛青紫黑白各色顏料匯成的猖兵圖畫,活靈(和諧)活現,在上面遊走。

 動作間,微微側身,似在聆聽某個方向傳來的命令。

 李長安順勢看去。

 原來,猖兵伏拜的方向,長街的盡頭,酒神廟前,此刻立著一座特別的法臺。

 尋常法臺再如何豪奢,也不過是在法器、裝飾、人員上下功夫,可這座法臺卻別樣不同,它是由十二張大桌子,一張一張往上疊。

 高可數丈。

 甚至超過了酒神廟的尖頂,以至於臺上的人物彷彿置身於紅日當中。

 這臺子喚作登雲臺,是閭山法脈的東西。

 而整個瀟水城,又有幾個人是閭山教徒呢?

 李長安虛起眼,漸漸適應了光明,也瞧清了臺上之人。

 華麗而繁複的法衣裹著佝僂殘軀,五彩的神額束著蒼蒼皓首。

 果然呢。

 水月真人於枚。

 …………

 登雲臺擺在長街盡頭,李長安卻在街口。

 距離太遠,飛劍也夠不著。

 於是衝於枚高聲喊道:

 “於真人為何在此登臺,又作法引晚輩到此,究竟有何指教?”

 登雲臺上,於枚只是垂手無言。

 李長安眉頭一蹙,正要上去,前面的樑柱後,卻突然轉出了一員高大威猛的武將。

 披銀袍,穿金甲,背後插著五色彩旗,一張臉塗得青白相間,跟臺上的戲子似的,一開口也是抑揚頓挫。

 “吾乃法主坐下佘神將,吾主法駕在此,道人還不速速下拜!”

 神將?

 李長安拿眼一瞥。

 身形略帶虛幻,的確不是凡人。


 可細觀之,清氣中藏著妖濁。

 猖將才是吧。

 道士沒搭理他,只向於枚繼續高聲追問:

 “原來虞大人口中的援兵就是真人,當日金府的猖兵想來就是閣下的手筆。如今擺出這副陣仗,到底意欲何為?”

 高高登雲臺上,於枚依舊無言無語。

 反是身前的猖將卻勃然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