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長安震怖!(第2頁)
李吉拍了拍衣袖,手上的熱奶茶也是放了下去。
“我們漢人有一句話: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既是如此,那你呼延部便等著我大漢天兵前來罷!”
說完,便要離開此處。
呼延戎眼神變幻不定,見到李吉要走,當即站起身來。
“使者且慢,我呼延部願意出戰馬,願意出兵!”
漢國的威勢,似乎比魏國要強一些?
反正他現在也沒有其他選擇了。
跟隨漢國雖然是冒險一些,但好處還是有的,不似被魏軍徵調,基本上騎兵戰馬都是有去無回。
漢國這邊,起碼能換來漢人的珍寶。
“識時務者為俊傑,首領,你會為你現在的選擇感到慶幸的,好了,今日我還要去須僕部,便不久留了。”
看著李吉離去,呼延戎只得嘆了一口氣。
他本匈奴貴胄,但到了漢地,匈奴貴胄也就不值錢了。
罷了罷了。
便拼上一拼,說不定真的能如這個漢使所言一般,他呼延戎能成為金日磾也不一定呢!
翌日。
走完呼延、須僕兩部的李吉,成功帶出了一千二百匈奴騎兵,加上兩千匹戰馬。
這些戰馬,可不是那種低矮的南馬。
一個個都是高頭大馬,一看便是做戰馬的料。
趙雲原本便為騎將,見到這些戰馬,更是愛不釋手。
當即徵召漢軍千人,賜下馬匹,組建騎軍,會同一千二百匈奴騎兵,加上原本軍中就有的騎兵。
現在趙雲手上的騎兵數量,便已經是有三千之數了。
還是關中好啊!
才攻下雍縣,便可組建騎軍。
這一點,不管是在荊州,還是在漢中,都是做不到的。
沒辦法。
雍凉連接草原,又是西域之路的必經之路,天然便有戰馬輸入。
不過
異族部落中,也並非都是有戰馬的。
像是那些羌氐,手上的戰馬數量,便不如匈奴這些從草原來的異族人。
稍稍訓練了騎軍之後,趙雲便開始對進入關中的第二個目標進發了。
愉麋城!
愉麋城非是大城,而是小城。
其坐落在汧水的要道上,是趙雲預想中阻擊曹真回師的前線。
沒錯。
在陳倉、雍縣待了幾天之後,趙雲也獲得了非常寶貴的情報。
隴右豪強生亂,曹真率領大軍前去戡亂。
而愉麋,則是其回師關中的必經之路,若非走這一條路,便要繞一條原路,多走個幾百里路。
愉麋以墨出名。
這裡自古以來就有茂密的松林。由於松樹的枝條中含有豐富的油脂,這種環境非常適合用來燃煙制墨。
因此,愉麋成為了松煙墨的主要產地。
在東漢時期,愉麋的松煙墨就已經被用於官府文書的書寫,當時的尚書令、僕、丞、郎每月都會收到愉麋制的墨塊。
只是松煙墨的產地而已,非是什麼兵家必爭之地,花了不到一日的功夫,愉麋便被趙雲打下來了。
之後,他將愉麋周圍十里的松樹砍掉,製作成城寨堡壘,各種守城器具,並且徵用當地民夫,異族人,加固愉麋城。
現在,便是等待曹真的時候了。
趙雲在關中打得風生水起。
而劉備率領的的主力大軍,也終於是過了散關了。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望此雄關,劉備馬上想到自家麒麟兒寫的這首詩。
“子龍能速下此雄關,當真神將也!”
劉備還未感慨完,便有背查令旗的傳令兵風風火火上前來。
“報~前軍軍報!”
很快劉備也是收到了前方的奏報。
“不愧是子龍!”
劉備笑著感嘆。
“數日之內,連拿陳倉、雍縣、愉麋,已經是徹底在關中站穩腳跟了。”
並且,趙雲還給他們帶來了好消息。
“關中雖然號稱有十萬大軍,但戰兵只有六七萬而已,現在有四五萬人被曹真帶到隴右去了,如今的關中空虛,是拿下關中的最好機會了!”
天命在漢啊!
如果這次的機會不把握住,這關中便很難攻下來了。
“不知文長走出子午道了沒有?有其吸引魏軍主力,我等拿下長安的可能,便越來越大了。”
“陛下,先宜速速出兵,討伐長安。”諸葛亮在一邊說道。
從陳倉向長安而去,一路上還是有不少城池要攻拔的。
要打到長安,怕也是要不短的時間,可以說,現在的漢國,也是在和時間
賽跑。
“自是如此。”
劉備眼神堅毅,此番北伐,不成功便成仁!
“咳咳。”
劉備咳嗽一聲,感覺身子骨一陣沒來由的虛弱襲來。
“陛下?”
諸葛亮,吳懿等人一臉擔憂的看向劉備。
“朕無事。”